下降792%!华大基因,翻车了……
来源 | 观点
作者 | 迷人的X博士
基因龙头遭遇“滑铁卢”。
业绩大降
基因测序龙头华大基因“翻车”了。
华大基因披露的2024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华大基因实现营业收入28.26亿元,同比下降10.10%;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下降276.49%!
单看第三季度,数据更加夸张:营业收入9.54亿元,同比下降10.93%;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下降792.32%!
这个业绩啥概念?数据显示,这是华大基因自2012年以来的“首亏”。
从资本市场的表现看,截至2024年11月5日收盘,华大基因的股价是46.55元/股,相比2020年的高点跌去70%。
如果把时间再拉长一点,相比历史最高点,华大基因的股价已经跌去82%。
这已经不能用腰斩来形容,而是把腿肚子以上全给砍了!
根据亿牛网的数据,华大基因的历史市值一度超过千亿,如今只剩下190来亿,蒸发了超过800亿。
华大基因这是经历了啥?
回款不到位,投资还亏了
老规矩,我们先从财报中找答案。
官网信息显示,华大基因是中国基因行业的奠基者,公司主营业务为通过基因检测、质谱检测、生物信息分析等多组学大数据技术手段,为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社会卫生组织等提供研究服务和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
从财报看,公司产品覆盖五大板块:生育健康、肿瘤与慢病防控、感染防控、多组学与合成、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
这几个业务里,2024年前三季度,生育健康业务同比增长约3.7%,肿瘤与慢病防控业务同比增长约14.1%,多组学与合成业务同比下降约8.1%,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同比下降约4.2%。
影响最大的是感染防控业务,同比下降约85.4%,都快跌没了。
更关键的原因还在后面。
一是回款不到位。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应收账款回款进度不及预期,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8969万元。进一步看,华大基因应收账款余额主要来自企业客户、医院客户和政府客户。
二是投资亏损。报告期内,公司按照权益法对参股公司确认投资亏损约4410?万元,上年同期确认投资亏损459万元,同比增加投资亏损3951万元。
一边是钱收不回来,一边是投资亏了,难怪华大基因搞得如此窘迫。
科技属性受质疑
华大基因似乎很热衷投资。
今年9月,华大基因宣布以1.49亿元自有资金参与认购绍兴美越医疗产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份额。
更早的时候,2023年,华大基因作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资金出资人民币1.95亿元参与认购常州市华大松禾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份额。
此外,工商信息显示,华大基因还参与了高林资本、薄荷天使基金、华大共赢等基金的投资。
企业做大以后,手上有钱了,主业稳定了,去投资一些项目无可厚非,但对华大基因来说,它的主业却长期受到质疑。
在官网的介绍中,华大基因秉承的是“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使命,有20多年的人才积聚、科研积累和产业积淀,科技感满满。
但实际上,华大基因的科技属性长期被质疑。虎嗅等媒体曾在文章中提到:
2015年6月末,华大基因的销售人员数量已经超过700人,而研发人员仅190人。2017年末,研发人员扩充至645人,仍少于销售人员。且招股书显示,公司销售人员平均月薪持续高于研发人员。
2017年,华大基因研发费用为1.74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8.3%;同期,华大基因的营销费用却高达4.02亿。
2021年,华大基因研发费用为4.87亿元,同比下降21.38%;而在销售额下降近20%的情况下,公司销售费用不降反升。2021年全年销售费用为12.38亿元,同比上升14.82%。
最新的2024年三季报,华大基因的研发费用是3.98亿,同期的销售费用是6.63亿,研发费用只有销售费用的60%。
这个研发费用占比,在同行中不算出色。极端一点,如果和华为比,那更不能看。
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华为研发费用超过1274.12亿元,这个研发投入额,是华大基因的:320倍。
当然和华为比有点不太公平,但也可以做个榜样。顶着“高科技”名头的基因测序界龙头,研发投入力度,是不是还可以再大一点?
做企业,还是造“网红”?
华大基因和它背后的“华大系”,一度面临争议。
早在2012年,饶毅就公开对线原华大基因CEO王俊,还在博客上炮轰杨焕明(华大基因理事长),对其科学家身份发出质疑,并称其为“流氓企业家”。
2018年,天涯论坛注册用户“独孤九剑王德明”发布《举报华大基因伪高科技忽悠欺诈涉嫌贿赂官员,大规模套骗国有资产》的文章,向江苏省政府举报华大基因在众多城市骗取国家土地资源、圈地搞房地产开发等行为。
同年7月,虎嗅网发布文章《华大癌变》,文中指出,华大基因出于商业利益且过度营销,引导患者放弃全面检查,致使孕妇产出生理缺陷儿童,最终给一些家庭带来悲剧结果……
还有2022年,饶毅在个人公众号上接连发文质疑华大集团CEO尹烨,篇篇文辞犀利,甚至出现了“伪科学”、“博士学位水”等重大质疑……
这些质疑背后,和华大核心高管的“高调”密不可分。
例如尹烨之所以会被饶毅盯上,很大程度是因为尹烨的走红。在窦文涛主持的节目《圆桌派》上,尹烨从基因、生命科学谈到科技、人文和意识,侃侃而谈的学者形象,让尹烨圈粉无数。和华为的余承东一样,敢说且深谙传播之道的尹烨,迅速地火起来了。从那之后,尹烨一直活跃在舆论场,不断增加自己的曝光度。
同样高调的,还有华大基因创始人汪建。20世纪90年代,汪建曾参与到“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其一度被称为“基因教父”。
华大基因壮大后,汪建的言论也逐渐夸张。例如他曾宣称,华大基因所有员工不允许有出生缺陷,如果有出生缺陷,说明公司“忽悠社会,盯着别人的钱包”。
他还放出“狂言”:华大基因的所有员工必须活到100岁,不然这是他的耻辱。
这不禁令人好奇,作为一家以“高科技”为傲的公司,不专心做科研,却把高管推出来做网红。到底是公司的营销团队太不给力,只能高管亲自出马;还是说公司本身的产品其实并没有这么强的科技竞争力,只能依赖于这种“网红”营销?
尾声
客观来说,作为基因测序界龙头,华大基因积淀的确深厚,其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渠道优势明显。
但在外界看来,很多迹象表明,华大基因更像是一家依靠大量外购先进测序设备先发制人、销售驱动、规模取胜的测序服务提供商,离真正的“高科技”似乎还差很远。
问题出在哪里?第一责任人应当是企业的核心管理层。一家企业就像一艘大船,往哪走、用哪种方式走,都是舵手说了算。
研究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约为157亿美元,预期2026年增长至377亿美元,可见行业还在不断扩容。
这样的行情下,作为行业龙头,作为一家公众公司,如果业绩还表现拉胯,谁该来负责呢?到底是董事长的战略方向不对,还是总经理的战术执行不到位?
回看刚才提到的问题,一是多元化投资,二是科技属性受到质疑,三是高管热衷当“网红”。这背后,其实可以总结为一个问题:不够聚焦主业。
企业能不能投资?当然可以。但前提是把主业做好做精,再围绕主业做相关的投资。你看茅台的投资也搞得风生水起,但非议并不多,根源就是人家主业够硬!
企业能不能营销?当然也可以。但不能只培养“网红”,不能整天大放厥词。营销是手段,目的还是给企业带来增长,只有这样的营销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你看雷军,他的营销就很成功,流量进一步赋能自家的产品,带来的都是业绩。?
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华大基因还需拿出更多的实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