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
快速评论

市值蒸发30亿!该哭的不只是欧菲光.....

来源:财通社 浏览: 2020-09-02 15:27:24
昨天,心情最跌宕起伏的可能是欧菲光的股民。一则“被苹果剔除供应链名单”的消息,引发欧菲光股价一字跌停。午后,欧菲光回应称消息不实,股价迅速打开跌停板。而今天最开心的可能是蓝思科技的股民,一则“欧菲光的触控订单大部分已归蓝思科技”的传言,让蓝思科技股价直线拉升,一度涨逾14%。虽然公司澄清了未发布相关消...

昨天,心情最跌宕起伏的可能是欧菲光的股民。一则“被苹果剔除供应链名单”的消息,引发欧菲光股价一字跌停。午后,欧菲光回应称消息不实,股价迅速打开跌停板。

而今天最开心的可能是蓝思科技的股民,一则“欧菲光的触控订单大部分已归蓝思科技”的传言,让蓝思科技股价直线拉升,一度涨逾14%。虽然公司澄清了未发布相关消息,股价仍涨逾5%。

动荡的局势下,手机产业链抢单并非新鲜事。

日前天风证券的知名分析师郭明錤做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预测,他表示9月15日后,不管华为能不能买到手机零部件,市场下滑是肯定的。而华为市场份额下降,最受益的可能是小米。

富士康最大的客户苹果,在今年也把部分订单给到比亚迪电子和立讯精密。

年内,小米、比亚迪电子和立讯精密都成为翻倍股。

传被苹果剔除供应链

欧菲光一字跌停后紧急澄清

9月1日盘前,有媒体报道称,苹果将欧菲光剔除供应链名单,iPad触控订单全数回归台厂,由业成GIS与宸鸿TPK供货。

欧菲光相关人士上午紧急回应表示,公司未收到任何苹果剔除供应商名单相关通知,公司正在紧急召开会议,核实相关情况。

但受该消息影响,欧菲光股价开盘即被砸至跌停,截至上午收盘,欧菲光报17.02元,成交32.58万手,成交额5.55亿元,换手率为1.22%。卖一上有130万手卖单,价值约22.13亿元。

上午收盘后,欧菲光发布澄清公告,称传闻中关于公司被美国大客户剔除供应链名单等信息为不实传闻。

欧菲光在澄清公告中说明,传闻中关于公司被美国大客户剔除供应链名单等信息为不实传闻,并解释了关于公司与美国大客户合作情况:多年以来,公司一直在为美国大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公司与美国大客户的合作良好,订单情况持续稳定,未出现“被美国大客户剔除供应链名单”的情况。

澄清公告发出后,下午开盘,欧菲光的跌停板瞬间打开,股价跌幅一度收窄至4%左右。截至收盘,欧菲光跌6.61%报17.66元每股,市值475.9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跌去31亿元。

龙虎榜数据显示,欧菲光遭三个机构席位出货7.6亿元,北向资金净卖出5299万元。

欧菲光主营业务产品包括微摄像头模组、光学镜头、触摸屏及触控显示全贴合模组、指纹识别模组、3DSensing模组以及智能汽车电子产品。

欧菲光的重点业务是摄像头业务,并非触控业务。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欧菲光触控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6.77亿元,同比下降44.30%,营收占比仅为11.41%。欧菲光表示,主要原因为安卓触控业务出表独立发展,触控显示产品结构变化所致。

今年上半年,欧菲光实现营业收入234.65亿元,同比下降0.53%,净利润5.02亿元,同比大幅度增长2290.28%。

不过,财通社(ID:caijingtongxunshe)注意到,欧菲光2018年年报曾爆过业绩雷。

2019年4月25日晚间,欧菲光披露2018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63.10%。

匪夷所思的是,就在2019年1月31日,公司曾披露2018年度业绩快报,预计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3.64%。

预计的18.39亿元净利润突然没了,还增加了5.19亿元的亏损,欧菲光选择在业绩披露当日变脸,着实让股东愤怒不已。

随后欧菲光连续遭遇4个跌停,股价迅速下跌,触及阶段性低点7.52元每股

事实上,在7月份,欧菲光同样出现过股价暴跌现象。

7月21日,美商务部将11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其中包括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7月21日开盘,欧菲光股价一度暴跌逾9%。

7月22日,欧菲光就此发布声明称:美国商务部做出该决定不符合客观实际情况。我们呼吁美国重新审视,并期待就此事与美国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希望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

蓝思科技承接欧菲光触控订单?

回应:未对外发布相关消息

据多家媒体报道,苹果将欧菲光剔除供应链名单后,欧菲光的触控订单大部分已归蓝思科技,蓝思科技子公司蓝思智控(原日写蓝思)早已是大客户触控一级供应商。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疑似蓝思科技董秘的人士发朋友圈称:【正式揭幕蓝思触控家族成员】【蓝思智控-苹果触控一级供应商】,似在确认相关传闻。

8月中旬,蓝思科技公告99亿收购可成科技旗下两家公司的股权。可成科技是苹果等金属机壳的第二大供应商。

受该消息影响,临近午盘,蓝思科技冲高,一度上涨14.54%,午盘收涨11.18%。

午后,针对承接欧菲光订单的传言,蓝思科技在深交所互动易上表示:公司没有发布承接欧菲光订单的相关消息。

回应发布后蓝思科技股价迅速回落,截至收盘,上涨幅度收窄至5.24%为36.33元,其总市值为1593亿元。

动荡的局势下

手机产业链抢单并非新鲜事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在当前动荡的局势下,手机供应链的格局也正面临着改变。

日前天风证券的知名分析师郭明錤做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预测,他表示9月15日后,不管华为能不能买到手机零部件,市场下滑是肯定的。

好的情况是份额降低,而坏的情况是退出手机市场,而苹果、小米、OPPO、VIVO有望长期提升市场份额。指的就是把华为失去的份额抢回来。

而在这四家厂商中,最受益的可能是小米。

如果华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下滑,在目前很多人说要抵制苹果的情况下,苹果份额想要大幅增长很难;而Oppo、Vivo的目标人群相对固定的,不像华为覆盖这么广。有替代潜力的,多半是小米。

如果是在海外市场,特别是欧洲,华为曾经是Top3。但2020年2季度,小米在欧洲市场同比增长65%,份额高达16.8%,首次成为了欧洲市场的第三名,取代了华为。

而如果看具体的国家和地区,小米表现更夸张。小米在西欧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15.9%,在全部主要厂商中增速第一,其中在西班牙连续两个季度保持第一,增速150.6%,市场占有率达到36.8%。

所以综合来看,华为受限,小米最大可能会受益。

9月1日,小米股价再创新高,今天涨8.94%报25.6港元每股,总市值6171.58亿港元。年初至今,小米集团涨幅已经超过137.48%,成为“翻倍股”,从3月份9.2港元的底部走出。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富士康身上。富士康最大的客户苹果,在今年也把部分订单给到比亚迪电子和立讯精密。

前不久,立讯精密以33亿人民币收购了昆山纬创,正式开始了iPhone组装代工业务,成为了第一家中国大陆的iPhone代工厂。

年内立讯精密的涨幅已经达到了103.71%,2019年股价涨幅更是高达241%。比亚迪电子的年内涨幅也达到了125.14%。

手机产业链未来咋走?

分析师这么说

今日,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发布研报预测称,采用5G显著增加iPhone 12成本,但为了出货动能,预计苹果不会显著调升iPhone12售价。苹果公司为降低采用高成本5G对硬件业务利润的负面影响,将对零组件厂商施加更大砍价压力以及降低或改变零组件规格以节省成本。

根据对零组件的全面检视,iPhone电池软硬板与AirPods 2软硬板供应商是最大输家。

针对美国华为禁令对手机供应链影响,郭明錤认为,因华为手机的零部件规格要求与单价较高,故在中国手机市场的市占份额移转过程中,即便既有华为供货商可取得其他品牌的订单,营收与盈利仍有下修风险。市场份额最终将取得新平衡点,但特定零部件的技术升级趋势也将因华为手机竞争力衰退而明显放缓。

他们认为,华为手机对相机、HDI、存储与5G芯片的零部件规格与单价要求明显高于Android竞争对手,故若华为手机竞争力衰退,上述零部件技术升级趋势将放缓。

1. 相机:包括CIS (Sony)、VCM (TDK)、镜头 (大立光) 与摄像头模块 (舜宇光学)。

2. HDI:主要供应方正科技、欣兴、华通、Ibiden。

3. 存储:主要供货商包括Samsung、Hynix。

4. 5G芯片:包括晶圆代工 (台积电)、IC设计 (Qualcomm、联发科)。

2021年手机零部件产业链将面临更大砍价压力,规格升级趋势放缓将进一步提升潜在下行风险。市场共识为5G手机渗透率将在2021年显著提升至35–45% (vs. 2020年的15–20%),但天风国际认为在5G手机价格快速下沉下,品牌只能对零部件加大砍价压力去抵销5G手机成本上升,故大部分零部件供货商并没有受益于5G渗透率提升。

郭明錤认为,美国对华为手机禁令导致部分零部件规格升级放缓,将会加大因砍价压力提升而面临的下行风险。


深蓝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推荐用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