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快速评论

马云说房子8年后就像根葱 BAT和碧万恒赚钱哪家强

作者:乎先生 来源:乎家楼 浏览: 2019-04-09 15:58:38
从赚钱能力来看,地产与互联网实力相当。谁更值得投资?究竟房地产还是互联网企业?

来源:乎家楼


2017年底,PAPI酱在网上发布了一个视频,30岁的PAPI对话18岁的自己,你想对当时的自己说什么?跟很多电影里桥段一样,她说的是:“一。定。要。买。房。”

但也有人不这么认为。

“8年后,中国最便宜的东西可能就是房子。房子如葱、如树叶。”同在2017年,“对钱没兴趣”的马云,在杭州全球峰会上语出惊人。

如今两年过去了,房子还远没有变得如葱便宜,但碧万恒地产三巨头创造的利润,已经直追BAT三巨头。

各家出炉的年报显示,2018年里,碧桂园(2007.HK)净利润485.4亿元、万科(000002.SZ)492.72亿元、中国恒大(3333.HK)722.1亿元,地产三巨头共计1700亿净利润。

而BAT三巨头里,2018自然年里腾讯净利润787.19亿元;百度净利润275.73亿元;阿里巴巴净利润696.42亿元。互联网三巨头合计的净利润为1759.34亿元。

从赚钱能力来看,地产与互联网实力相当。谁更值得投资?究竟房地产还是互联网企业?

 

如果从业绩上来看,阿里在美股以每年3月31日作为财年起止点,我们以2018自然年为例,从营收上,BAT三家总营收为7602.49亿元,同比增长54%,地产三巨头总营收11429.6万元,同比增长13.6%;

在净利润上,BAT三巨头总计1759.34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主要是阿里拖了后腿,过去一年里阿里由于受到大规模收购以及期权奖励的影响,净利润下滑较多。

从市值来看,目前阿里巴巴市值约4650亿美元,百度市值约600亿美元,腾讯市值约4450亿美元,三者(BAT)市值合计为97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5153亿元。碧桂园市值约2719亿港元,恒大3417亿港元,万科3565亿元人民币,共计8814亿元人民币,不到BAT市值的14%。

 

焦虑的BAT们

 

过去一年,BAT股价都经历了剧烈的变化。52周里,腾讯股价在251.4元港元至431.6港元之间,百度股价在153.7美元至284.2美元之间,阿里股价在129.7美元至211.7美元之间。

腾讯最是“高处不胜寒”。

2017年,腾讯股价一路上涨。从年初的不足200港元,上涨至年底超过400港元,更以40845亿港元(约合5228亿美元)的市值超过Facebook,成为全球科技第五大市值公司,仅次于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

这一年,彭博亿万富翁全球排行榜显示,代表互联网的马化腾已经赶超房地产领域王健林,成为中国第二大富豪,第一是马云。“错失腾讯”成了从投资人到股民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深创投倪泽望在一次公开场合直言:错过腾讯是深创投最大的“伤痛”。

但到了2018年,一篇《腾讯没有梦想》的文章,令外界开始质疑这家“投行化”的公司失去创新能力,加上头条系、抖音的进攻,还有游戏版号停发的寒冬,腾讯股价一路走低。

  腾讯的经历只是冰山一角。伴随着人口红利消失,焦虑的互联网巨头们不得不做出改变了。

  或许正如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所说,“所有商业竞争,到最后都会变成组织的竞争”,愿景也好,战略也罢,需要与之匹配的执行力,组织架构也是生产力。


BAT中,腾讯最早对外释放变革信号。

去年9月底,腾讯在原有七大事业群(BG)的基础上进行重组整合。保留原有的企业发展事业群(CDG)、互动娱乐事业群(IEG)、技术工程事业群(TEG)、微信事业群(WXG);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

“没有产业互联网支撑的消费互联网,只会是一个空中楼阁。”马化腾说。

两个月后,马云“接班人”张勇宣布新一次组织架构和管理层调整,涉及阿里云、新零售、天猫、阿里妈妈等多个业务。

其实马云早有预见。2016年他曾说,纯电商时代已经过去。从长期来看,电商的收入增长也将受到流量见顶影响。

2018年底,李彦宏发公司架构调整信,宣布启动新一轮战略升级,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在“夯实移动基础,决胜AI时代”战略下,进一步提升技术平台核心优势,同时加速推动AI时代产业智能化的升级。

股票市场短期来看是“投票机”,长期来看是“称重机”。

过去,BAT经历了一次次泡沫破裂与寒冬淬炼,仍无法逃脱周期性的挑战,但也展现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如果看未来,BAT们的发展空间,包括了信息流、人工智能、拥抱产业互联网、数字商业经济体等机会。

同时,它们也无法割裂与包括地产在内的各行各业的联系。一个现象是,近期腾讯投资贝壳找房,阿里联合诸葛找房,而百度则再次启动了房产频道。

 

 

反复的碧万恒们

 

4月2日,港股上市公司阳光100(2609.HK)发布公告,公司与融创西南房地产开发集团等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后者同意购买重庆阳光100的70%股权,总代价约13.34亿元。

阳光100主席兼总裁易小迪,和王功权、冯仑、刘军、王启富、潘石屹一起,被称为“万通六君子”之一。他们是地产行业第一批创业者,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做项目,接着伴随“房改”、房地产市场化而迅速壮大,成为妇孺皆知的明星企业家。但而今,王功权、刘军、王启富已经在基本退隐江湖,冯仑忙着观点输出,潘石屹忙着推广他的3Q还有拍照片。

他们的企业早已退出第一梯队,新的流量留给了舆论浪尖的杨氏、恣意并购的孙氏、火中取栗的黄氏等人。

地产行业成为碧桂园、万科、恒大、融创的时代。根据年报,前三名的碧万恒2018年销售额分别为7286.9亿元、6069.5亿元 、5513.4亿元(其中碧桂园为权益销售额,据观点指数统计的数据,其2018年合约销售额为7016.9亿元,仍是行业之首),营业收入分别为3790.8 亿元、2976.8亿元、4662.0亿元。

 

2013年冬天,北京石佛营的产权交易中心彻夜排队,冻得手脚麻木的人们甚至买黄牛号办理过户,还有人做起了生意卖起了热姜汤。2016年,全民谈房,楼市和共享单车一起沸腾。在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5%之前,房地产行业仍有可观的增长空间。但人口红利减退,地产增量市场面临天花板,存量市场证券化工具不足,这些都是事实。

在这一背景下,头部企业想持续做大并做强,难上加难。

一方面规模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头部房企都不再提规模增长,充满对摊大饼式的低质量增长的焦虑。

“今天我们特别焦虑。”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9月8日在万科拉萨媒体沟通会上说,万科最大的焦虑在于如何找到新的发展渠道、路径与方法,没有现成的道路可以学习。过去几年,一直专注住宅的万科开始在北京等地布局商业地产,又积极探索养老等业务。

彼时,地产行业都在提多元化。孙氏曾在发布会上说自己看有色金属矿,并积极接触链家。当然,比这个更广为人知的是,他投资了乐视,并曾为此在发布会上落泪。

这一波多元化风潮里,地产商尝试了物业服务变现,尝试了养老、文旅,尝试了粮油矿泉水,当然不会忘了尝试更时髦的O2O、新能源汽车。虽然包括乐视在内,这些投资股市还未到终局,但财报里,给企业带来营收和利润,保障员工年终奖的,仍然还是地产。

  因此,2018年万科高喊“收敛聚焦”、“活下去”,坚持巩固提升地产主业基本盘。上月融创业绩会后,面对是机器人好还是农业好还是汽车好的提问,孙宏斌笑答:“房地产好。”

拿地行为也佐证了开发商对主业的倚重。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 29142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14.2%。春节后,一位房企的朋友告诉乎先生,跟去年的冷淡不同,最近各家企业的投发团队都忙起来了,营销团队则在观察“一城一策”的具体政策,期盼着本年度第一个抢收窗口。

川财证券研报称,近期广州、青岛、等地都出现政策微调,这符合市场发展需要,符合“一城一策”的政策导向,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状况进行政策微调的空间较大,这也意味着当前阶段基于政策宽松预期的博弈行情仍将反复。

 

“博弈”、“反复”,这可能是世界上最让人焦虑的两个词了,增量焦虑的开发商们,以及这个池子里的投资者们,正在等待下一波政策,以及随之而来的反复行情。也许等有一天,房子工艺越来越好,配置真正智能,物业服务真正人性的时候,房地产的草莽时代才会真正结束,房地产的粗放增长故事,才会真正讲完。

前文中我们提到碧桂园超过7000亿元的销售金额,7000亿元,多么令人震撼的数字。但跟互联网比如何呢?2018年天猫双十一当天成交额突破2135亿元,这意味着,碧桂园一年的销售金额,等同于3.3个天猫双十一。而3月29日华为刚发布的业绩显示,2018年其全球销售收入达到了7212亿元人民币,这家公司去年投到研发上的钱,就超过1000亿元。  

另外值得一提的数据是,据世联行统计,2019年至2021年的三年间,房地产行业共有1.8万亿的到期债务。其中,2019年需兑付的债券规模为4464亿元,比2018年增加近一倍。


深蓝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热门资讯
财经风向标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