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
快速评论

海螺水泥集团深陷“实名举报风波” 被指利益输送问题突出

浏览: 2018-07-06 21:41:14
7月3日,原本是海螺集团离退休职工王建国(化名)与海螺集团股权纠纷案二审开庭的日子。最终王建国以“需调取多份证据,无法在开庭之前完成取证”为由申请延期开庭,申请延期时间为一个月。

来源:中国经营网 记者 张家振 北京报道

7月3日,原本是海螺集团离退休职工王建国(化名)与海螺集团股权纠纷案二审开庭的日子。最终王建国以“需调取多份证据,无法在开庭之前完成取证”为由申请延期开庭,申请延期时间为一个月。

就在同一天,一封附有200余名离退休职工签名的实名举报信流出,公开举报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螺水泥”,600585.SH)及其高管存在利用海螺员工持股会、海螺集团工会假借海螺集团公司改制名义,发动员工用违规资金共1.23亿元违法投资,进行高额分红套现等违法违规行为。

事实上,早在2015年安徽省委第五巡视组在对海螺集团进行专项巡视后就发现,海螺集团存在利益输送问题突出,以及职工合法权益受损、基层职工待遇低等突出问题。

对于离退职员工实名举报及股权纷争案的进展,《中国经营报》记者多次致电海螺集团办公室和监察室,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海螺水泥董秘办一位负责人则表示,尚未关注到具体事件,了解情况后再作答复。不过,截至记者发稿时未获进一步回复。

实名举报风波

离退休员工在实名举报信中表示,海螺水泥及其高管利用海螺员工持股会、海螺集团工会假借海螺集团公司改制名义,发动员工用违规资金(海螺集团担保贷款)等共1.23亿元违法投资荻港、枞阳、池州和铜陵海螺水泥等沿江四公司,进行高额分红套现。

“海螺集团的高管采取一系列涉嫌侵吞、私分国有资产、设立离岸壳公司等违法的资本重组,违反以前披露内容而增持海创投资股份,进而转移境内资产到海螺创业控股这一境外壳公司等手段,从而实现海螺创业控股在香港上市。”实名举报信称。

对于离退休职工实名举报的初衷,一位已经退休、现居上海的海螺集团原职工告诉记者,离退休职工之前也多次向有关部门举报与海螺集团股权纠纷一事,但至今未能解决。“主要是因为集团改制后退休待遇极低,而部分高管通过改制持股获得了巨额利益,很多离退休员工心理不平衡。”据其介绍,其退休工资每月只有2460元。

据知情人士介绍,近日部分海螺集团离退职工进入公司总部,要求与高层人员进行面谈协商,但公司无人出面。该人士提供的现场照片显示,当天部分离退休职工在办公楼大厅被公司工作人员拦住了上楼的通道,现场还有特勤人员维持秩序。

离退休职工与海螺集团股权纠纷源于多年前的改制。资料显示,2002年,安徽省政府决定对海螺集团进行股权多元化改制试点,转让部分国有资产以筹集资金来补充社会养老保险金和解决复退军人安置资金问题。后经安徽省财政厅、经贸委安排,并经安徽省经贸委批准同意,用解除海螺集团国有职工身份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和工效挂钩的工资结余共38052.8611万元,出资设立安徽海螺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海创公司”)。

海创公司的股东由海螺集团工会、宁国水泥厂工会、白马山水泥厂工会和海螺型材公司工会及8名公司高管组成,参与海螺集团改制的员工为海创公司内部职工股受益人。最终,2003年海螺集团注册成立,注册资本8亿元。其中,安徽省投资集团拥有51%的股权,为国有法人股;海创公司拥有49%的股权,为社会法人股。

此后的2008年7月27日,海创公司股东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关于集团公司改制身份置换员工经济补偿金返还及股份管理规定》,若员工与集团或所属子公司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离开公司,其未计转的期股由公司全额无偿收回,离开公司的员工不再是海创公司的股东,不再享有海创公司任何股份和分红。

此间离开公司,期股被收回的离退休员工也因此失去了海创公司分红的权利。据了解,海螺集团已经连续多年蝉联安徽省最赚钱的国有控股企业。数据显示,2017年海螺集团实现利润总额218亿元,占安徽省省属企业共实现利润478.3亿元的45.58%。

在巨额的分红利益面前,部分失去分红权利的离退休员工最终选择了通过举报要求提供待遇。据了解,前述王建国诉海螺集团股权纠纷案曾于今年1月18日在芜湖市镜湖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最终以王建国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依据、不能成立而被驳回。但记者通过公开渠道并未获得上述判决书。

利益输送问题突出

资料显示,海螺集团总部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建材企业集团之一,现拥有海螺水泥、海螺型材和海螺创业3家上市公司。

水泥制造是海螺集团的主导产业,主要从事水泥、商品熟料及骨料的生产和销售。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中国上市公司净利润500强”和“2018中国上市公司营收500强”排行榜榜单,海螺水泥以净利润158.55亿元、营收753.11亿元分别位列榜单第31位和75位。

在企业经营业绩和效益不断提高的同时,海螺集团也存在众多突出问题。早在2015年安徽省委第五巡视组在对海螺集团进行专项巡视后就发现,海螺集团存在利益输送问题突出,企业并购不规范,违反招投标管理有关规定,职工合法权益受损、基层职工待遇低的问题突出,企业内部管控存在一些不足,在坚持党要管党和落实“两个责任”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不规范,干部管理工作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等问题。

安徽省委第五巡视组相关人员表示,巡视过程中还收到反映少数党员干部的问题线索,已按规定转有关部门处理。“要充分认识到巡视只是发现问题,整改才是解决问题,必须要举一反三,系统梳理和全面深入解决问题;对巡视反馈意见和整改落实情况,要以适当方式向党内和社会公开,接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监督。”安徽省委第五巡视组在反馈中强调。

彼时,海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文叁代表海螺集团党委表示,巡视组指出的问题,一针见血、切中要害,完全符合海螺集团实际。集团公司党委将把认真落实省委巡视组的各项整改要求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首要政治任务,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措施、最有效的办法,抓好整改,抓紧落实,抓出成效。

不过,时至今日,海螺集团关于离退休人员的纠纷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部分离退休人员仍在通过各种方式举报维权。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5月3日,海螺集团召开上一轮中央巡视安徽整改“回头看”工作推进会,传达学习安徽省委和安徽省国资委党委关于开展以“查漏洞、抓反弹、补短板”为主要内容的中央巡视整改“回头看”工作有关会议精神,部署推进集团公司巡视整改“回头看”工作。

根据海螺集团官网发布的信息,会议通报了《关于成立海螺集团上一轮中央巡视安徽整改“回头看”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等安排,海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登榜作总结讲话,对深入推进集团公司巡视整改“回头看”工作进行了部署。

高登榜在会上表示,做好“回头看”工作,关键是坚持“刀刃向内、自我查改”,重点是扎实开展好“查漏洞、抓反弹、补短板”三项具体任务,查找和纠正整改不力、制度缺失、弄虚作假、整改反弹、执纪问责不严、举一反三不够等问题,从严从实完成“回头看”工作任务。

“各单位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党委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加强领导,迅速行动,对照反馈的问题和整改方案,逐条逐项进行自查自纠,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和高质量,全面盘点查漏洞,重拳出击抓反弹,着眼长效补短板,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整改任务,确保整改工作全面见底清零。”高登榜在会上要求。

深蓝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推荐用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