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
快速评论

科大智能杨浩:未来3至5年将迎“人工智能+医疗”的春天

浏览: 2018-04-26 09:54:40
在众多应用领域中,AI+医疗的出现,引起社会更多人的关注,他们迫切的想了解AI+医疗能给自身的看病、健康、乃至寿命带来怎样的改变。数据显示,预计国内AI+医疗市场2018年规模将达到200亿,并继续保持超高增速。而这其中蕴含的巨大红利无疑成为众多资本眼中的“猎物”,一时间,AI+医疗的创业公司层出不穷,眼花缭乱,截至2017年,国内相关创业公司已接近百家。

来源:全景网

从可穿戴人工智能设备到无人驾驶汽车,被称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人工智能(下称‘AI’)持续火热。资本的介入,各类应用场景的落地,似乎预示着属于AI的时代即将到来。

在众多应用领域中,AI+医疗的出现,引起社会更多人的关注,他们迫切的想了解AI+医疗能给自身的看病、健康、乃至寿命带来怎样的改变。数据显示,预计国内AI+医疗市场2018年规模将达到200亿,并继续保持超高增速。而这其中蕴含的巨大红利无疑成为众多资本眼中的“猎物”,一时间,AI+医疗的创业公司层出不穷,眼花缭乱,截至2017年,国内相关创业公司已接近百家。

在AI+医疗领域研究多年的科大智能AI事业部总经理杨浩看来,真正的AI+医疗企业要具备务实的精神与核心技术,从而解决应用痛点,实现技术革命,只有符合上述条件的企业,才能在3-5年后拥抱AI+医疗的春天。

选择高技术壁垒领域攻克

资料显示,科大智能目前主营业务为工业自动化及电力自动化,以B端的应用、客户为主,对于C端尤其是医疗领域此前并没有经验。

而杨浩对此并不忌讳,“科大智能之前一直在B端尤其是工业自动化及电力自动化发展,并取得了不错成绩,而如何持续回报股东,是我们管理层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杨浩指出。“选择AI+医疗健康领域,是基于公司在智能化的经验以及国内医疗资源不均衡,医患问题严重的现状,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领域的开发来培养市场,为未来打基础,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创新技术能帮助解决上述社会问题,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据了解,在2016年,科大智能将目光瞄准了AI+医疗领域,而且是最难攻克、最复杂的脑部。科大智能先后与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共同成立“复旦-科大智能智能机器人联合实验室”;投资参股北京雅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森科技”),实现“影像”+“健康顾问”的产品化。

“之所以选择脑部做我们的进军领域,主要是因为我们把脑部作为AI+医疗的皇冠位置,不管是影像资料还是机器人,只要攻克了它,才能真正掌握核心技术。”

杨浩表示,“近两年出现的很多人工智能公司,是从人工智能技术或算法出发,找简单的应用场景实现落地,而肺结节显然成为大家扎堆去实现应用的领域,由于肺结节这一部位的影像资料很多数据在公开的学术资料就会有,很容易形成产品,技术门槛较低。例如,我们投资的雅森科技,在需要肺结节相关应用落地时,他们仅用3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肺结节AI应用。而脑部却不同,它的影像资料获取,必须是跟医院有了深度合作后,才能有一定的积累。”

引入强力“脑部”外援

确定了要专注的领域,科大智能还需寻找正确的帮手来助力自己走上正轨。

“几乎看遍了当时市场全部AI+医疗影像的创业公司”杨浩称,“最终我们选择了雅森科技,选择的原因也很简单,我们就是要找一个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而且能够务实,踏踏实实做事的伙伴”。

2017年7月,雅森科技宣布获得科大智能的数千万元人民币的A+轮投资,“到今天为止,我们对于这笔投资都是非常满意的”杨浩透露,“雅森科技在脑科学多年的研究和应用,而且雅森走的路与现在大部分AI+医疗公司不同,是从临床医学实践出发,实现量化、辅助医生的诊断帮手。其中利用到AI技术,统计学等多种方法,目的是用一个具体产品解决应用痛点,而不是为了AI而AI。”

雅森科技成立于2006年,是医疗人工智能分析、量化处理及辅助决策的国家高新科技企业,长期专注于采用各类数学算法进行医疗图像处理、机器训练、大数据库比对、标准生物物理影像模型的开发与应用;产品覆盖脑(神经)、甲状腺、血液、呼吸、病理等领域。

尤其是在脑部,雅森科技拥有绝对领先优势,据悉,公司扎根核医学多年,在AD(阿尔茨海默病)、癫痫等脑疾病上有领先优势,并且具备产品化和商业化的成熟经验。

“据我所知,目前雅森脑部产品已经接到了 20 多家医疗机构的合作意向,这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杨浩表示。

而在投资雅森科技,实现产品化的同时,科大智能还与复旦大学联合研发健康顾问机器人。“科大智能自身是带有高校‘血统’的,我们经常会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将高校的一些优秀研究成果市场化。目前我们正在与复旦大学共同研发健康顾问机器人,并将应用到与药品研发等相关领域。”

2018年4月5日,《nature》杂志发表题为“Beijing launches pioneering brain-science centre”的文章,对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的成立进行相关报道,备受期待的中国脑科学计划正式落地。与此同时,其他中心也正在积极支持中国大脑计划。2012年,由复旦大学牵头联合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及中科院研究所,成立了“脑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推进脑科学研究和转化应用。2015年,上海率先启动的“以脑科学为基础的人工智能”项目,组织科研人员开展以应用和产业为导向的协同创新,并积极参与我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雅森科技与复旦大学类脑科学实验室进行合作,并在脑卒中的算法及技术方面进行合作研究和探索,为助力“中国脑计划”不断探索实践的坚实力量。

奔向春天前的“淘汰赛”

“我认为未来3-5年,将是AI+医疗企业的春天,随着国家政策落地,大批AI+医疗的产品将实现落地应用,不过,真正能够拥抱春天的企业并不会多。”杨浩表示。

在杨浩看来,资本的过多介入,让人工智能市场在进入春天前会经历残酷的“淘汰战”。“目前绝大多数人工智能会因为难以实现产品落地,无法盈利而被淘汰,因为医疗领域是一个前期淘汰的机制,不像共享单车等,先上市场,再淘汰,医疗行业极为看重安全性,同时也要得到医院医生的认可,更为重要的是,医疗产品在国内正式落地,目前还要取得CFDA体系的认证,就这一条,很多企业就没有取得。”

据了解,随着顶层认可,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对AI+医疗的产品的落地应用放开,因为AI辅助医疗诊断方法对医生的判断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且随着智能产品的介入增多,其所承担的安全责任愈发重要,法律法规的管控也愈加严格。

国家食药监局在2017年9月发布新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新增了与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对应的类别。这为人工智能+医疗企业产品资质、落地提供了依据,同时也成为该领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最重要的是,拥有CFDA认证的人工智能+医疗的平台或产品或将成为基层医疗器械采购的首选。

“对于这场淘汰赛,我们并不担心,首先我们投资的雅森科技已经获得CFDA二类认证,对于三类证的申请上也将具备经验优势,这也意味着,我们已经获得了‘参赛券’生存下来,不担心盈利问题,而就雅森科技目前的业务发展,及技术创新,我们有信心在未来能够取得很好的名次。”杨浩坦言。

与此同时,杨浩也阐述了未来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与雅森科技、复旦大学的合作会继续深化并增多,另外,我们还会继续寻找在AI+医疗领域具备务实精神的企业,共同拥抱春天”。

深蓝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推荐用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