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TMT
快速评论

两篇写东北的文章被下文件要求政府单位阅研,讲了啥?

作者:综合 来源:转载 浏览: 2016-10-19 16:58:15
两篇写东北的文章被下文件要求政府单位阅研?

两篇写东北的文章被下文件要求政府单位阅研?


这两篇文章讲了啥?


《体制问题不解决,东北振兴是纸上谈兵》


第一财经石墨


东北问题已经成为全国关注的战略性问题。总体来看,东北三省经济面临着体制机制僵化、思想思维落后、经济结构失衡、资源严重枯竭等共性问题。


体制问题是东北经济困难的根本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因其良好的工业基础得到了中央计划经济的倾斜。可以说,东北是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最早、影响最深的地区。这种好日子一直持续到1990年代初。


由于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产业结构不断失衡,东北地区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也开始凸显——许多企业生产的传统产品因竞争力低下而渐被淘汰出局,东北工业经济效益普遍下滑。而随后大力推进的国有企业改革,让本来就已萎靡不振的东北经济雪上加霜。相关数据显示,东北地区近800万工人因此下岗失业。


谈到东北经济衰落的原因,东北人习惯将其归结于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东北地区对全国的贡献最大,可积累却最少,包袱也最重。理由是,首先,在相同条件下,给南方减免税负的政策,而东北却没有;其次,在给南方减免税负政策的同时,东北国有企业的各项税负不但有增无减,而且还要不断将物资低价供给南方。以沈阳冶炼厂为例:该厂自解放以来,上交国家的利润可以再建17个相同规模的冶炼厂,其生产的产品低价调拨给了南方地区,自己的生存能力——工人的工资、企业的积累、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几乎为零。


有专家指出,市场经济要求一个与经济保持距离的政府。东北经济的问题,关键是国有经济占比过高。这不仅直接影响经济绩效,更不利于市场化的进行。因此,东北经济问题,不是靠上多少基建项目或者给多少资金扶持就能彻底解决的。其根本问题是体制问题,而体制的症结是国企问题。


计划经济思维制约东北经济转型与发展


由于历史的原因,东北地区建国伊始的国企数量、质量以及国家重视程度,全国其他大多数地方均不能同日而语。不过,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养成了东北从上到下习惯吃大锅饭和官僚主义风气的思想作风。其办事效率低下、不遵守法律、任人唯亲、喜钻空子的现象随处可见。


在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下,东北地区工业的产权制度和产业结构,一直停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并没有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后,以广东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外资和民营企业迅速崛起。而东北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大国企制度,虽历经多轮改革的冲击,至今仍不思进取。这些企业以大庆油田、一汽、鞍钢等为代表,对员工的生老病死全面负责。如大庆油田,前不久试图在职工子女接班考试上做一些改革,马上就招致反对。


国企的低效和高亏损率并不鲜见,但在东北地区尤其严重。这类企业被称为“僵尸企业”。它们没有经营盈利能力,只留下人员和债务包袱,每年就是依靠地方政府或大型国企拨款存活。据辽宁省国资委的一份资料显示,目前仅辽宁省这类企业就有830家,涉及职工16.5万人,而其拖欠各类债务的具体数额则难以统计。比如,作为中石油最大炼化基地的辽宁,近十年来几乎就没盈利过。抚顺石化更是历年的亏损冠军,仅2011~2013年就亏掉187亿元,不可谓不触目惊心。


经济结构严重失衡拖拽东北经济后腿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严重受限于传统工业结构,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一说到东北企业,人们耳熟能详的就是大庆油田、辽河油田、鞍山钢铁、长春一汽,很少有人能想到东北有什么优秀的民营企业。论国有经济占比,截至2015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分别在30%、40%、50%以上,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作为资源型省份,东北三省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船舶、石化等曾经大幅拉动GDP增长的行业,都被列入产能过剩行业。比如东北特钢,其资产负债率高达85%。有市场人士分析说,东北特钢背后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关系,是畸形的。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东北地区至今市场化程度不够,民营经济发展不足。根据全国工商联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东北三省总共7家。其中,辽宁5家,吉林和黑龙江各1家。而2015年全国500强民企中东北三省加起来是10家。其中,辽宁6家,黑龙江3家,吉林1家。近三年主要省份企业分布变化不大,江浙地区为500强集中区域。


这组数字背后折射的深层原因恐怕更令人对东北经济担忧:不相信民营经济的力量,不相信市场的力量,不相信中小微企业的力量。


资源枯竭令东北经济问题雪上加霜


东北是我国资源型地区,很多城市是资源型城市,城市的兴衰与资源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如大庆、本溪、盘锦、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铁法、阜新、抚顺等。因此,东北经济衰落也有自然方面的原因,最重要的莫过于原材料的衰竭,比如油气、煤炭、铁矿石等不可再生资源,这会导致依托于这些资源的城市经济迅速败落。


在东北人看来,东北的农、林、矿、工这四大资源已经差不多枯竭了。当原始森林一片片消失,当煤矿开采的深度越来越深,东北人意识到,再多的资源也有枯竭的一天。长白山可用的的森林被采伐一空,因为重采轻育,原始森林已经逐渐被次生林取代;双鸭山等煤矿面临大量关井的问题;阜新曾有亚洲第一大的露天煤矿,如今资源枯竭的迹象越发严重,职工再就业困难;大庆油田的产量曾连年稳定在5000万吨以上,油都是自喷,如今采一吨油多半都是水;等等。而且,粗放式的工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也十分严峻。


资源的枯竭给资源型城市的未来蒙上了阴影。预见到这个潜在的危机,当地很多通过高考离开的年轻人选择不再回来。东北资源型城市的前景堪忧,这也必将直接影响到东北经济的振兴。


东北经济振兴陷入一轮轮怪圈


不能否认,东北的地理位置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东北亚国际大开发”一直无法进行,无疑影响了东北经济的发展。


要想富,先铺路。改善路网状况,扩大高铁规模是实现一个地区的区域整合和区域均衡最直接的手段。可是,目前东北很多交通依旧仅限于通往某资源产地,供资源运输。


事实上,东北经济问题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致。很多问题其实早就存在,只不过恰好在此时集中爆发而已。


在政绩考核“唯GDP论”的时代,一些地方在衡量官员政绩问题上简单化,把GDP增长率视为选拨官员的第一指标或最重要指标。彼时,东北经济表面上一直排名全国中上游。可是,新一届中央政府要求统计局“挤水分”,东北各大城市GDP开始被剥去泳衣,GDP数据直线下滑。


东北振兴的成果固然不容忽视。但事实上,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东北经济繁荣的表象与地产业的非理性繁荣密不可分。在高投资、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大兴土木带来的只是表面繁荣,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则被掩盖在高增长的表象之下。


另外,据社科院统计,在东北开办企业所需要的程序是全国最繁琐和漫长的。常听到南方投资者临走时恨恨甩过来的评价:“这破地方,经济落后带来思想落后,思想落后带来经济落后,真是恶性循环”。


因此,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计划经济体制思维,不形成健康良性的的创业氛围,不解决没关系办不了事的思想观念,不解决人才回乡的安置问题,东北振兴只能陷入一轮轮怪圈,不过是“纸上谈兵”。


《你一定是脑子进了水,才会选择来东北开公司的!》


过去的2015年,东北经济的低迷成了全国最沉重的一个笑话!


辽吉黑每个季度经济统计全国均排名倒数。这里面固然有产业结构的原因、外部经济环境的原因、思维观念的原因和中央支持力度、方式的原因,但是人的因素,是一个回避不了的因素。


我们根本不用深入东北调研,光是报表上冷冰冰的数字就足够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从宏观层面来看,2015年,东三省的GDP增速在全国垫底,辽黑吉三省分别是全国倒数第一、第三和第四,更严重的是,坏消息并没有转好的迹象。


在2016年第一季度中,辽宁省GDP出现负增长,这不仅是全国唯一,也堪称辽宁本省的史无前例,继续稳坐全国倒数第一的“老虎凳”。

你说,就像是平均工资一样,光看GDP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也不能代表东北经济就真的不好,我怎么看见东北的冬天满大街都是穿貂儿的人?

要我说,你别傻了,大家都是中国人,咱们的套路从来都是努力地用在面子上,如今连面子上最重要的数据,关系到乌纱帽的GDP都找补不上了,真实的经济现状还不一定多惨淡呢,尤其是对于广大的私营企业而言。

连被誉为东北之星的大连,2015年GDP增长只有可怜的3.8%。人民的钱袋子干瘪了,地方政府也不好过,毕竟,政府并不创造财富,东三省数以百万的公务员都需要纳税人来养活。


我最关心的东北消息,就是经济长期衰退。东北经济衰退由来已久,中央早就专门成立了高规格的振兴东北机构,从方方面面给以支持,但是振兴东北经济任务依然艰巨。显然,东北的经济问题,非朝夕之故,也非单一之因。由于长期关注东北经济问题,遇到有关人士,总是问一个为什么。笔者仅想从自己的经历与思考略谈己见,挂一漏万。但愚者千虑,或有一得。

有次在上海为企业家班讲课,结束后赶往虹桥机场。有位女企业家的公司就在附近,于是顺路送我到机场。由于堵车,一路闲谈。她一开口,我就听出是东北人,两人用东北话聊天,更显亲切。她说自己的公司原来在东北S市,后来与上海有些业务往来,久而久之,发现上海政府办事规范,只要是规定的,不用找关系,更不用送礼,就可以办理。几年前,她下定决心,把公司从东北S市迁到上海。过一段时间,她哥哥和妹妹也各有公司,到上海实地考察一番,也把自己的公司迁到上海。哥哥妹妹又各自影响了一些亲戚,陆续都把自己公司迁到上海。难怪,我说班上都是江、浙、沪企业家,怎么那么多说东北话的。


认识一位深圳企业家,一个大酒店老板。他也是东北S市人,从一所师范学校毕业不久就到广州、深圳打拼,一直在跨国星级酒店工作。他早就做到高管,已有不薄的家产,一直关心家乡,几年前就在家乡S市投资,盘下一家酒店,想用自己十几年在广州、深圳跨国星级酒店学的那一套管理方法这家酒店,也想作个示范,把现代管理经验、方法在家乡一点点推广开来。酒店业经常与政府的最基层打交道,城管、消防、派出所、办事处、卫生检验防疫……政府水平高低、办事效率、廉政情况,体现最充分。他说得细致生动,此处不赘。总之,方方面面,这位老兄不胜其扰,勉强坚持一年,非常失望,毅然决然把酒店低价转让,重回深圳。回到深圳他买下一家酒店,自己当老板。


他说与S市相比,深圳的管理水平不知高到哪里去了,非常省心。必要的“打点”,也基本是“明码标价”,办什么事给多少钱,心里有数。

 

类似的东北企业家,遇到了好些位,各有曲折故事,无法也不必一一细说,但都是离开东北,来到北上广深。每次听到他们的经历,不禁感叹,明明东北比北上广深更需要资本和民营企业家,然而他们却带着资本纷纷出走!


春节期间参加一个大趴,各行各业都有,邻座是位投资界大佬,我还是忍不住问起“东北问题”,提出应到东北投资。


他笑答:你不是这行的,不知道投资界有个说法,投资不过山海关。投过去,收不回来。


细细想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总是寻找最适合自己、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资本总是流向最适宜自己增值的地方。人才和资本的流动实际就是使用人才、资本的环境和体制间的竞争,如果体制不合,人才和资本就会“用脚投票”,用“退出”来表示对体制缺陷的不满。


在东北,民营经济想发展起来,难于登天。


不仅国有经济成分庞大,而且政府抓权的程度让人无法想象。还是东北某省会城市,该市44个委办局居然有43个有行政处罚权,可见各个政府部门抓权的心思有多重。


抓权的目的是什么?还是为了最后抓钱。

在东北地区,官员腐败问题有多严重,看看近期的落马官员就知道了。原辽宁省委书记王珉、原省人大副主任宋勇、原省政协副主席陈铁新、原省政府副秘书长魏俊星、吉林省原副省长田学仁、沈阳市原检察院检查长张东阳、大连市原中法副院长李威、鞍山市原中法副院长宋景春、沈阳铁路运输法院副院长陈长林、沈阳市原副市长杨亚洲、铁岭市原市委副书记林强、鞍山市原市委书记谷春立,这还不算之前早就锒铛入狱的不厚书记和叛逃使馆的军头。再早前的慕马大案,几乎沈阳所有的委办局一把手全都涉及其中。


仅仅过去十年多一些,辽宁地区前赴后继的腐败官员又层出不穷。据说,轻轨项目的背后是已经被调查的原某省省委书记和东北另一省机车车辆厂厂长的关系,两人据说是同学。在这个区各种高大上的工程背后,该区原区长目前也已经被中纪委调查,据说牵出几十名下属官员。


近几年,东北地区大量的公共城市建设,背后关于腐败的传闻一直层出不穷,从城市大量铺路和路基工程中标单位,再到交通系统,再到绿化和各类市政工程系统,还有各类拆迁改造和土地出让、消防检查等一直是腐败的高发领域,现在看,公检法系统的腐败也层出不穷,“吃完原告吃被告”几乎是许多城市部分胆大妄为法官的真实写照。

就拿某副省级城市的数万辆出租车座垫清洗和出租车司机工作服,就一直传闻是由交通局某领导亲属垄断的。


东北三省,每个省市官员性格不同,但是在南方商人眼里“好摆官威,水平差,贪婪,懒政惰政”倒是很多人的评价。


个别地方官员“忽悠”商人的本领让南方的一些商人叹为观止。


已被调查的王珉书记说的“关门打狗”在东北许多招商引资中,是常见现象,政府用各种优惠政策土地税收政策吸引各企业投资,等企业资金到位已经开始工程建设后,原来许诺的承诺就不见了,政府不仅百般拖延推诿,更有甚者利用企业骑虎难下的境地借机吃拿卡要,让企业家苦不堪言,最后不得不伤心离去。

还有一些税务等实权部门负责人,利用手中权力和企业的一些问题大作文章,变相敲诈企业逼企业给这些领导亲属朋友输送利益,承揽工程。或者安排子女就业等。笔者的朋友在某企业,因为一些票据不合规,被当地税务部门调查,调查了很多天,最后在酒桌上官员说了实话——能不能解决其亲属家孩子进入某垄断国企。对方心领神会,马上安排,税务稽查立马过关。另一家企业,消防整改存在问题,迟迟拿不到批文,消防部门负责人暗示,能不能安排一个其单位要转业的人员,人员安排,消防合格。

以上这些,还不算依附于各大国有企业的各种民营企业,这些企业依附于各大国有企业,通过联合围标、串标等方式,轮流中标。为了获取订单,每年都要向这些国企实权部门和质监部门行贿,一个小小的质量检验员通过受贿,可以拿到他两年的工资。还有一些油田等国企,更是丧心病狂,崭新的前几年采购的未开封设备,就毁坏报废,再到民营企业采购,从中获取高额回扣。一个小小的油田处长,都可以到沈阳豪车豪宅,美女挥金如土。还有一些油井,尚可以出油,就提前报废,然后再委托给一些私人公司明目张胆的开采油田,赚取暴利。至于更夸张的,可以见周永康的石油帝国在东北的操作思路。

可见,东北商业环境之恶劣,已经到何种境地,在这样的环境下吗,有可能孕育出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企业吗?在这样的商业环境下,还一头扎进来的,不是脑子进水了是什么?


在东北,无论是经商,就业,办事,升学,工作,几乎都离不开“托关系“。


如果说北上广深的崛起是商业的胜利,至少里面体现着部分凭真才实学的成分。到了东北,到处都是潜规则盛行,办事要托关系,上学要托关系,办婚宴要托关系,晋升要托关系,住院要托关系,几乎生老病死都要托关系。

托关系的结果是什么,就是托关系是使用不正常的手段,为自己谋取不正当的利益。这是商业社会公平发展的大忌,但是恰恰在东北就是盛行这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东北各个领域都出现了“逆淘汰”的现象。

“我再也懒得回去和那帮狗逼打交道了”。

这是我一个东北朋友最近和我反复提及的一句话。一年前,他从北京辞职回到辽宁创业,具体哪个城市就不说了,一年过去了,他如今又回到北京,在意味深刻的大望路上班。

在我锲而不舍的追问下,我才明白。


他口中的“狗逼”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泛指,泛指一切吹牛逼不干活,光喝酒不办事,泛指一切不作为的官僚主义作风,泛指一切低效率没诚信的合作方。

他和我说,他的噩梦从注册公司的那一天就开始了。他没想到只是注册一个公司,为什么在东北就那么难?

别人劝他:还是找找认识人吧!当初他是不听的,如今他和我说:“在那个地界,你甭管干啥,都他妈得找人,不找人根本办不成事儿”。


十多年前,在国家刚刚提出宏伟的“振兴东北”计划的时候,有一篇流传甚广的文章:《一个游子对东北的反思:振兴东北先震东北人》,这篇文章让很多东北人心里不舒服,在文章下面破口大骂。然而文章的的确确是一个东北人写的,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文章中这名东北人将自己的父老乡亲着实损的够呛,在他的笔下:东北人好面子,爱攀比,喜欢拉关系,不讲诚信,不守规则,懒惰吹牛,东北实在是一个没有熟人就办不成事儿的一个地盘。

我不想给任何一个群体按上一个标签。坦白讲,我不相信东北人全都有上面那些臭毛病。但从另一个层面而言,东北人浮于事的情况的确比其他地区严重。

无论是上学、就医、就业还是办企业,大家想的不是怎么提升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下意识的反应都是“找人”,有关系就有一切,没关系就寸步难行。这不是我信口胡诌,也不是我听了几个朋友的抱怨就在这里以偏概全,我们依然拿数据说话:

根据社科院的数据统计,在东北开办企业所需要的程序是全国最繁琐和漫长的,拿登记物权的流程来讲,上海只需要4个步骤即可,而东北步骤最少的城市是沈阳,需要多少步呢?12个步骤,也就是说东北最快的城市也比上海慢了整整3倍!在东北你打一个商业纠纷的官司,平均需要363天,差两天刚好一年哦亲!

办事效率和行政效率如此之低,国企当然习惯了,但效率是民企的生命,有那个企业受得了一个破证件要翻来覆去的办一个月乃至更久呢?

东北恶劣的营商环境还表现在中小微企业获得资本扶持的难度:

根据《中国股权投资市场2015全年回顾与展望》,在天使投资市场已披露的投资案例中,东北地区共获得4起投资,投资金额加起来仅为700万人民币。这点钱还不如北京随便一个卖肉夹馍或煎饼果子的创业团队获得的A轮融资多,从这个层面而言,东北已然被“天使”抛弃。

这事儿其实非常严重,我个人觉得比东北暂时性的GDP下滑还严重,因为天使投资对东北的“爱答不理”,显示了在资本层面对东北的未来没有信心,而对于经济而言,信心往往比黄金还重要!这是资本层对东北信心的寒冬,也就是资本已经认定东北不是一个做生意的好地方了。

即便有很多人“酒杯端起称兄道弟,酒醒之后去你妈的”,但在东北,大家依然喜欢拉关系,走后门,因为很多事情“没人你就办不了”。

造成行政效率慢,营商环境差以及全民爱拉关系的思维方式,其实通通属于计划经济和国企思维下的遗毒。东北人在计划经济和国企思维的笼罩下,生活的过久了。国企、央企等公有制经济沿用的是典型的用官僚等级制度,这种制度一旦占据主导地位,就会令民众产生崇拜权利且懒惰的德行,而且瞧不起个体户等私营经济体,总觉得那“不是正经工作”。

不是东北人爱拉关系好高骛远,而是在东北的地界往往没人你就真的办不成事儿;不是东北人假义气不讲诚信,而是计划经济造就的官僚化体制只认权利不鸟产权和契约精神,你产品质量再牛逼,没人的话还是进不了国企采购的名单;不是东北人懒惰,而是都在国企中,大家干多干少都一样,毕竟劳动模范奖章又不能当饭吃;不是东北人不热爱自己的家乡,而是家乡除了国企和公务员,实在没什么工作岗位,在东北,进不了国企简直就等同于失业,狗屁专家天天呼吁那些家里没关系没后门的大学毕业生留在东北,你让他们留在东北干什么?都他妈去创业?去做直播吗?

所以,从曾经的亚洲中心到如今的全国倒数,你现在知道,是谁造就了东北经济如此不堪的局面了吗?

来源:深度沈阳


综合媒体报道


深蓝财经网 微信号:shenlancaijing

深蓝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热门资讯
财经风向标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