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呼吁!取消熔断机制是当务之急
据淘股吧,大大粉丝团:取消“熔断”是当务之急
市场的实践证明:已经有涨跌幅限制的A股,完全没有必要再实施熔断机制,负面效果很严重,扩大流动性危机,及时取消是正确的政策选择。
今天(1月7日)的熔断再次证明:不从中国国情出发,盲目学习外国的东西,教训将是非常惨痛的。这种所谓的熔断,纯粹是制造人为恐慌,一旦沪深300跌3%,羊群恐慌效应就会很快跌到5%,达到第一次熔断,15分钟后恢复交易,1-2分钟之内,恐慌加大使得沪深300迅速跌7%,然后两市直接就彻底熔断了。
海外市场没有涨跌停制度,有T+0 ,可以实施熔断交易制度;而我们实施T+1,有涨跌停制度,本来运行得好好的,却新增实施熔断交易制度,把流动性直接搞死了。原来即使在跌停板上,还可以继续交易,流动性还是有的,现在7%的熔断,交易直接取消了,流动性直接死了,从而加大市场的恐慌程度。
我党的革命成功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均证明,一定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从实践出发,才会取得成功。而不是盲目学习外国的东西,否则,教训将是非常惨痛的,而当务之急是取消熔断。
专业人士怎么看?
但斌建议取消熔断
私募大佬但斌更是直接表示,建议取消熔断机制。其认为,否则流动性会消失,市场会出大问题。
林采宜:熔断机制适当时候取消才是对市场的尊重
文丨林采宜(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来源:微信公号“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微信ID:CHINAFINANCE40FORUM)
对于舶来品的熔断机制究竟适不适用中国股市?尤其是在T+1交易制度下,已设定了涨跌停板制度的中国股市?2016年首个交易日的“全网实盘测试”结果打了熔断机制设计与推行者的脸。
熔断机制究竟是减缓了市场波动还是加剧了市场波动,国外实证结论并不一致:
熔断机制始于美国,1987年股灾后实行,而随后以Gerety和Mulherin为代表的学者则研究认为,熔断机制不仅没有减轻市场波动,反而增加了市场波动;持正面观点的学者Chirstie也仅仅证明了熔断机制有利于市场信息的传递,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并没有说明熔断机制有助于市场稳定,不具有“刹车”功能。
中国股市已实施涨跌停板,过多干预交易将影响市场效率,并起到稳定市场的反效果。
从1996年12月沪深股市引入涨跌停板制度,该制度对于短期化解市场过度波动和抑制投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接近20年的制度实施过程中投资者已较为熟悉交易规则和玩法;而新的熔断机制的加入,则相当于股指新增了两道交易双向阀门(-10%,-7% -5%,5%,7%,10%)。
对于沪深300指数来说,在新的熔断机制下理论日内涨跌幅度收窄至(-7%,7%),通过制度过多干预市场交易,造成市场交易频繁“启停”损失的是交易效率,对市场长远发展不利。
中国股市的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投资理性程度不够,市场交易深度不足是市场易大起大落的根本原因,这些不是熔断机制所能解决的。
熔断机制在应用中的实际效果已经被证明以负面为主,适当时候取消才是对市场的尊重。
熔断机制本来只能一鸣惊人,不应夜夜笙歌
文/新浪财经 作者 万喆(盘古智库研究员,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熔断不能平复情绪
不少人认为,熔断机制的暂停和断路,都是为了使交易者有时间可以清醒头脑,或者甚至找人商量商量,以避免一时头脑发热的跟风效应。其实,投资者间的“羊群效应”一定会存在,而简单的说休息十几分钟半个小时或者一晚上就能够让投资者改变心意,也许理论上成立,但实际上恐怕至少有很大一部分人恰好相反,他们只有可能在这种被迫间断的空隙中把自己弄得快要窒息,从而进一步恐慌和加重原有的投资意向。
熔断机制本质上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市场公平性,提高市场效率而生的。当大面积集中交易造成了信息滞后和不对称,就会导致交易不公平。不仅如此,由于市场上可能存在违法违规的套利和高频交易等现象,监管机构或也需要一些时间对这些破坏市场公平的行为和个体进行查找和处置。
因此,熔断机制不应当是一种单体的机制,而应当与市场监管的其它机制有机结合,在细节上同样做到有层次的设计,有配套的手段,有后备的方法。当熔断以暂停等办法来牺牲及时性的时候,我们应当有办法利用更加充裕的时间,使信息的内容和真实性披露得更加充分,违法违规行为及时被清除,从而完善了市场交易的公平性,才能提高价格的有效性,减少交易风险,最终恢复交易信心。
熔断的细节是和国情息息相关的
熔断不是“一刀切”。事实上,它要好几刀切。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除规定针对标普500指数下跌一定程度将触发熔断机制外,还特别针对个股设有熔断机制,当某只股票的交易价格在五分钟内涨跌幅超过10%,则须暂停交易。1999 年由于纽约证券交易所修改熔断规则,期货市场熔断点也调整为,以市场价格的百分比为计算基础,每个季度计算一次,以使涨跌限制幅度等于前一季度最后一个月离当前月份最近的合约平均收盘价的2.5%,5%,10%,20%。
韩国则是这样。如果其股票综合指数(KOSPI)较前一天收盘价下跌了10%或10%以上,并且这种下跌持续了一分钟,股票交易暂停十分钟。如果交易量最大的期货合约价格偏离前一天收盘价5%或5%以上,同时期货价格偏离其公平价格3%或3%以上,并且这种价格变动持续了一分钟,期货合约停止交易五分钟。如果交易量最大的期货合约价格超出前一天收盘价的4%或4%以上,并且这种价格变动持续了一分钟,所有程序交易指令在成交前必须公开披露五分钟。
在新加坡,其MSCI 台指期货期权价格相对于前一个交易日的结算价上下波动达到 7%时,初级价格限制启动,之后的10 分钟内只允许在7%以内的进行报价和交易。10 分钟后,中级价格限制将被启动,即相对于前一个交易日结算下上下波动一旦达到10%,会再出现10 分钟的冷却期,限制报价及交易。这10 分钟后,最终价格限制将被启动,规定相对前一个交易日结算价15%的波动幅度为熔断点。最终价格限制将在该交易日余下的交易时间内始终有效。
熔断不能简单解决问题
中国是不是要实施熔断机制的讨论由来已久。机制本身虽然在国际上也有许多赞成和反对之声,但总体而言,应用的国家不少,应用的效果也不错。然而,怎么应用,其实才是机制能否成功有效的关键。
仅仅以熔断机制本身而言,设立几个关口,将什么数值设立为阀值,需不需要考量波动的速度和频度,都是机制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成败的核心。
美国只发生了一次熔断机制的触发。并不是说少就是好。但是我们是否也同样预估过熔断机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被触发才是对市场最有意义的?这个频度一定不可能太高。
中国股票市场小散户参与较多,股市波动一直较大,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是能够有数据作为支撑的。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它们是不是被充分考虑到了?是否有扎实的实证作为论证基础来提出政策意见?
并不是说别国的机制就一定成熟或更好,而且即使别国的机制既成熟又很好,也不一定能够为我所用,成为我们的法宝。但是这种建立成熟机制的方法路径,我们却不妨好好学习,多多考量。
经济本身没有问题,股市本身没有问题,熔断本身也并没有问题,这样的一天,却抛给我们一个大大的问题。
熔断了也许不说明什么,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甚至没有什么不着边际的利好或者利空消息将今天的股市给影响了。心理预期的叠加在市场上十分常见,尤其是饱经沧桑的中国股民,在新年新政策的面前,难免有点手生而失措。
熔断了也许也说明什么,在并没有明显信息的市场上,中国股民也如此失措,应该是因为他们对于这个市场的把握度实在是太缺乏信任的缘故。
熔断机制本来就只能一鸣惊人,而不应夜夜笙歌。市场还会涨起来,而且它也还会跌下去,真正的问题是,如果这么多人天天都为这恐慌,就应当思考一下是什么没有给我们如磐石如蒲苇的心态。
但愿能找到真问题和真命题,市场才能真一路好走下去。
中国的完善还需做些什么
据国际金融报 ,针对市场的种种质疑,证监会也在第一时间表示,将根据熔断机制的实际运行情况,不断完善相关机制。那么真正用好“熔断机制”,让它更加适应中国的“水土”,市场参与各方还需要从哪些方面进一步完善呢?
方案一:提高熔断阀值
纽约证交所最新的熔断机制中,标准普尔指数单日下跌7%或13%,若发生在9∶30至3∶25之间则暂停交易15分钟;单日下跌20%,发生三级熔断提前收市。一级和二级熔断每个交易日只能触发一次。
英国的熔断机制主要针对个股交易。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当英国FTSE100指数成分股涨跌超过动态参考价格3%或者静态参考价格8%,则实行5分钟集合竞价,即“自动终止执行期”。
韩国股市的熔断阀值设立为韩国股票综合指数(KOSPI)较前一天收盘价下跌了10%或10%以上,并且这种下跌持续了一分钟,股票交易暂停十分钟,个股涨跌幅限制为15%。韩国熔断机制每天只实施一次,在下午2∶20以后不再实施。如果股票市场出现暂停交易的情况,期货合约停止交易20分钟。
由此可见,这些熔断阀值都要高于目前中国设立的熔断阀值。然而,由于中国股市已经设有涨停板,因此有机构人士建议,将目前5%、7%的阈值合并为6%的单阈值,在阈值触及后暂停15至30分钟交易时间,不设置休市阈值。
方案二:利用好休市时间
2015年8月24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开盘大跌,其中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早盘曾一度下挫逾1000点,跌破16000点大关。当日开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下挫829.79点,至15629.96点,跌幅为5.04%。标普500指数下跌91.72点,至1970.89点,跌幅为4.6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大跌283.27点,至4422.77点,跌幅为6.02%。由于触发熔断机制,纽约股市一度暂停交易。重新开盘后,三大股指有所回升,跌幅收窄。
这是熔断机制发挥积极作用的典型案例,而在熔断停盘期间,监管机构并没有闲着。由于引发当天大跌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和投资者担心美国经济出现反复,再次显露衰退迹象,为此当三大股指下跌到4%时,美联储、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纽交所等纷纷出面表态,释放信息称美国经济没有再次衰退的根据和基础,相关统计部门也公布最新失业率继续创出新低的信息,这是这样充分利用熔断所赢得的时间释放正确积极的市场信息,才使得投资者重新冷静地思考,并且在复盘后作出理性的操作。
因此,市场人士纷纷表示,包括监管层、证券交易所,甚至上市公司,都应该充分利用15分钟的冷静期,传递正确的市场信息,并且通过丰富工具箱更有效地避免股市连续发生熔断。(来源|据新浪财经、淘股吧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