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TMT
快速评论

亲身讲述:为什么一定要有第二个孩子?

作者:综合 来源:转载 浏览: 2015-10-30 19:55:31
二胎放开了,这里分享两则故事。

二胎放开了,这里分享两则故事。



<一> 一个二胎来到我家11年来的故事


来源|佳人


十五岁的时候,妈妈告诉我,你要当哥哥了。


周围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父母问我给你要个弟弟妹妹好不好,我都说不好。这次看来是认真了。


父母都是国企员工。那阵子,母亲随着肚子要明显了,开始请假,躲着所有的同事和朋友,住在亲戚家。父亲一方面要照顾母亲,一方面要照顾我,我开始学着独立起来,自己煮饭,洗衣服,收拾家里。


有一天晚上,正睡觉呢,爸起来走了:“明天你自己吃饭。”


我知道,一家四口的日子要开始了,当时并没怎么欣喜,确实是这样的,叹了口气。


小家伙就这么来到世上了,是个妹妹,父亲很高兴。


可是,我作为独生子女,开始不适应这个情景,一不小心,不留心的会流露出一些不好的情感。


我记得很清楚,中秋节那天,全家人在一起,小妹还没满月,我不知怎么出言不逊,父亲大怒,将我赶出家门。走的时候,还听见没回复元气的母亲在和父亲吵架,妹妹在一边哭。


那时候我真的觉得,这小家伙要把父母对我的爱,全都抢走了,当时是挺不喜欢她的,很嫉妒她。


母亲休息了百天后,开始回来上班,妹妹先让外婆带,又让二姑带,于是我还是像独生子女一样和家人生活。也就是逢年过节回老家的时候,和妹妹在一起团聚下,而那会儿她就是个只会吃喝拉撒哭的小不点儿,除了不让人省心,还是不让人省心,我也还是没有什么好感。


转折是第二年的夏天。我放暑假回家,在外婆家,帮着外婆一起照顾小妹,那会儿她还是个不会走路的小不点儿。隔着一条河的邻村,是奶奶家,奶奶也想看孙女。于是我每天上午吃过饭,我就把妹妹抱到邻村奶奶家,下午背着夕阳再抱回去。当我抱着她走在路上,她被我摇着在怀里睡去,我开始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小不点儿,也没那么讨厌。


可是她还是抢了父母对我的爱啊,我对自己说。


后来四人团聚的时候,我总会叹气,唉,又失宠了。父母也不说什么。


我高三的五一,父母把3岁的妹妹接回来了。虽然他们尽量不让妹妹吵到我,但多少还是起了一点儿冲突。好在一个月过去的很快。高三暑假,一家四口开始融洽起来,我有时候送她上下幼儿园,看着她看到我开开心心的跑过来,心里开始有些温暖。


但是如果某天和她独处,要照顾她一天之类的,还是会焦虑,不会单独和这么小的孩子相处,怕给她吃不好饭,怕和她玩儿不开心,怕一不小心整病了什么的。后来随着她大点儿,也没那么焦虑了。


她和我相比,很会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也源自于她是家人的焦点,都喜欢她。冬日有一天,接她放学,手搭在她肩上,她突然间开心的笑了。我问她咋了,她说我高兴嘛。


于是心结开始慢慢解开,明白亲情的爱是可以分享和共有的。也开始从这小家伙身上学到一些宝贵的东西,比如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分享爱,喜欢小孩子,开始会和小孩子玩儿。


另外,家里有个老二的好处也感受到了。随着我上大学了,独生子女的父母们,随着孩子们的离家,生活变化很大,没有孩子们的陪伴,和过去比多少有些孤独,我家就影响不大。家庭的节奏也没有明显的慢下来,父母显得比独生子女的父母,要老得慢一点。和很多人提起我家还有个小我15岁的妹妹,看着他们惊讶的眼神,心里很开心。家里父亲比较强势,后来家里终于有个搞得定他的人了,那就是我妹。


至于后来,就更好了:妹妹的学习很好,家人很安心。天生的很喜欢各种电子产品,喜欢玩儿电脑游戏,和我玩儿的到一起,带她看动画片,给她买好看的原画集,教她滑轮滑……她能给父母带来很多不同于我带来的快乐,寄托不同于我的情感,倾注不同于我的期待。


转眼,她已经11岁了,我以前喊她小不点儿,后来喊她小妞,现在喊她少年。随着我上大学,工作,她又成为我家另一个独生子女。


也曾调戏过她:咱家再来个老三?她摇头:不行!


一个月前,小姨家里的二女儿,在我家待了一阵。这个4岁的猫嫌狗不爱的怪力少女,跟在妹妹屁股后面“姐姐姐姐”的叫着,着实让她手足无措了一阵。我仿佛看到了当年刚刚面对她时候的我自己。


这就是一个二胎来到我家,11年来的故事,我不敢想我家没有了她,现在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我也评价不出,她改变了多少我原先一家三口的生活。


她让我发现了身为一个独生子女的缺点,让我变得勇于表达,乐于分享。


仅仅是她的到来,就让我母亲多年来的妇科病一扫而光,仅仅这一项,我就足以感激她一辈子,她从来没见过母亲喝中药的苦涩。


她是我父亲化解中年危机的良方,她的到来,不需要小三和保时捷,父亲也可以充满能量,努力奋斗,家庭和睦。


谢谢你,我的妹妹。



<二>踩线“追二胎”梦圆,妻子大哭一场


来源|上海观察 作者|化十


为什么想要二孩

我和妻子都不是独生子女,家里兄弟姐妹的感情都挺不错。

女儿2007年出生,我们希望有第二个孩子。我们都知道这很难,在国家政策没有放开的前提下,结果可能会挺糟糕,但仍不能放弃这个念想。

为什么一定要有第二个孩子?固然,这是送给女儿最好的礼物,享用一生的礼物。从自私的角度上说,我也希望老了以后,多个人照顾我们——

母亲肺癌的时候,最后几个月骨折,只能躺在老家医院的病床上。我和二姐都在外地工作,但所幸老家还有大姐,三个人轮流分工,总没有百骸欲散、万念俱灰的感觉。

后来看过一篇独生子女照顾生病父母的文章,各种奔波、痛苦、求爷爷告奶奶,看得我直冒冷汗。如果我是个独生子,面对当时母亲的状况,扪心自问,能比文章中的主人公的境况好得了多少?

至于抚养费用高,生得起养不起的问题,我考虑得不算太多——我的经济状况一般,一套房子,一辆车子,存款从来不超过十万。很多人在这样的条件下对“二孩”望而生畏,而我坚持一个信念:

我不是独生子女,我也不希望我的女儿是独生子女。

这几年,妻子一直念叨:什么时候生二胎?我一直在犹豫,因为我觉得国家一定是会开放政策的,只不过吃不准什么时候,但到了今年四月的时候,下定主意,生!因为女人的年龄等不起,而且再等下去,女儿都要和她的弟弟或者妹妹要产生代沟了……

我们的难题

五月,妻子确定怀孕。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顺利把孩子生下来。

我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控制得非常严,但凡集团里面有一个人违反政策,那么整个集团的计生奖都将被取消。而我的工作,肯定也就丢掉了。

我做好了各方面打算,包括抓紧时间跳槽。但事与愿违,在小孩出生之前,换工作的事情基本无望。

在所在城市生小孩?早就死了这条心,在乡下?全省已经联网。为此事,特意回了一趟老家,在外婆家找舅舅帮忙。舅舅打听了以后,准确的答复是,有些私人医院可以生,但没有出生证。

显然,这是一桩风险极大的事情。这些私人机构,医疗条件并不完善,如果顺产还可以对付,但如果生产过程中出现什么意外状况,等于在鬼门关上走一遭。同时,没有出生证,对于小孩以后入户、上学都会造成巨大的麻烦。最后我只能婉拒了这个提议。

本地没有办法,只能从妻子老家那边想办法。岳父得知妻子怀孕以后高兴得不得了。此后几天,老岳父开始四处奔波找人想办法。但奔波的结果非常不乐观,虽然只要肯交钱就可以入户,但想保住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后定下来的方案,是到邻近的省去生。实际上,对于持着外省身份证的妇女,当地的医院、计生部门总是不会那么全力以赴,反正违反政策的又不是我这里——想想这真是一个略显荒唐的故事,A省男娶了B省女,最后他们决定去人生地不熟的C省生孩子,因为他们是“追二胎”的人。

想尽各种办法的整个过程非常煎熬,妻子每每都为任何一个不确定的消息高兴或者生气,而我只能无言叹息。

我们赌赢了!

妻子怀孕以后,身边知道情况的朋友,经常会问我,以后罚款、入户等等问题怎么办?

我只能说,我也不知道,生了再说吧。我抱着的念头是,和时间赛跑,没准,孩子出生之前,国家政策就放开了;没准,即使过几年再放开,到时候孩子入户也相对容易了,罚款也能少交点;没准,过几年,我成了马云,那罚款、入户等问题还是问题吧?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嘛。

最终,我的梦想成真了。

昨天晚上,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妻子哭了一场。而我则对女儿说:“看来妈妈可以在这边生小孩了,你高兴吗?”

女儿当然高兴,因为她的妈妈可以不用暂别她了,她也有机会第一时间见到她的弟弟或者妹妹。这一夜以后,我的第二个孩子,终于可以看到“光明正大”这四个字,在愉快地向他(她)招手。

深蓝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热门资讯
财经风向标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