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TMT
快速评论

【观点】严学锋:欠诚信债的马云该吃金庸的药了

作者:严学锋 来源:转载 浏览: 2015-04-14 11:09:08
诚信如今是阿里巴巴突出的重大问题,乃至有致命性(金建杭用词“摧毁”),其新云图筑基于此,无疑十分危险。

大公财经


风清扬出招很猛。3月6日,阿里巴巴将旗下淘宝、天猫、聚划算整合为“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平台”,天猫总裁王煜磊遭免。其后,成立智能生活事业部,整合天猫电器城、阿里智能云、淘宝众筹三个业务部门,加速智能硬件孵化速度;成立阿里汽车事业部,对淘宝汽车和天猫汽车进行整合;4月8日,拟将娱乐宝和淘宝电影票业务装入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影业公司。这33天,花名“风清扬”的阿里巴巴创始人、董事长马云大出招,被外界视为构架集团“新云图”。仿佛已居全球最大电商企业、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的阿里巴巴,要更上几层楼。

然而,就在这33天期间的博鳌论坛上,阿里巴巴总裁金建杭称“假货”、“侵犯知识产权”和“炒作新闻”这三个问题需要解决,否则会摧毁阿里巴巴平台:显然,他认为问题很严重。这三个问题可归结于一个词:诚信。毫无疑问,诚信是电商的命根——早先,电商的三大瓶颈是诚信、支付、物流,后两者如今都不再是大麻烦,诚信如今是阿里巴巴突出的重大问题,乃至有致命性(金建杭用词“摧毁”),其新云图筑基于此,无疑十分危险。

马云高喊要做诚信的商人,“一个创业者最重要的,也是你最大的财富,就是你的诚信”,在企业的6大价值观中,诚信排在第一位——然而,这方面公司、个人一直问题严重,甚至劣迹斑斑,可谓欠下了很多诚信债。

产品方面,假货是大问题。2015年初,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发布《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称淘宝网的正品率最低。工商总局还曝光了阿里巴巴上市前拟定的《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指出旗下网络交易平台存在“主体准入把关不严”、“商品信息审查不力”、“销售行为管理混乱”、“信用评价存在缺陷”、“内部人员管控不严”等问题。2月,阿里巴巴在美国遭到集体诉讼,原因是其被指控发布误导性声明并隐瞒受到监管调查的情况。当然,阿里巴巴也有努力。金建杭称,去年公司投入10亿元用于打假,成立了全世界最大的打假队伍。

供应商欺诈方面严重。如,阿里巴巴B2B公司称2010年公司有约0.8%、即1107名“中国供应商”因涉嫌欺诈被终止服务,CEO卫哲、COO李旭晖为此辞职,马云在致员工的公开信中,要求所有阿里人对不诚信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去年,发生“双十一”刷单、锤子手机销售数据造假等事件。今年的一项调查数据表明卖家刷单问题较大,约1.1万家淘宝卖家雇人刷单,在被确认进行虚假交易的4109个淘宝卖家中,仅2.2%被发现和处罚。

马云个人方面,在未获得董事会的同意下,阿里巴巴的重要资产支付宝,被低价转让给马云控股的公司,成为一大丑闻。此外,阿里巴巴的合伙人机制(内部合伙人拥有过半数董事提名权),有内部人控制之嫌。这些方面,马云何曾做到零容忍?其或该反省。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普通员工层面爆出的问题很多。2012年曾有5名聚划算员工因为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刑拘和批捕;今年3月,26家贿赂“淘宝小二”的店铺被关店,其中阿里巴巴一些员工违规。

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何况诚信是企业立身之本。曾经的行业巨头三鹿、世通、安然公司,都因诚信等问题一夜之间崩盘。现在,阿里巴巴的规模越来越大,然而其发展包括最近的“33天”,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好大喜功,乃至陷入泡沫。如,阿里影业去年收入同比下降63.6%至1.27亿元,净利润由1.8亿元变为负4.15亿元。4月8日公告可能的注入业务计划后,市值当日上涨36%增至654亿元,可谓离谱。马云喜欢武侠,就更应该知道内功(守法、诚信等)的重要性,比外功(规模的扩张、组织调整等)更关键。事实上,企业规模越大,就越需要深厚的内功做支撑,否则,容易沦为虚胖、花架子,在与对手PK中不堪一击,甚至猝死于身体病变。盛世危言,阿里巴巴处于空前“强盛”之时,理应高度关注、解决自身的危险点,比如诚信短板这个“死穴”,而非继续过于偏重扩张。

企业能活几十载的属凤毛麟角,马云宣称阿里巴巴要活102年。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如果没有坚实的诚信之基,102年无疑痴人说梦。长期野蛮生长,欠下大量诚信债,如今需切实转入合法、诚信经营,中国的企业家们任重道远,而作为“领袖级”企业家、首富马云,首当其冲。遭工商总局曝光后股价暴跌、形象大损,便是巨大警钟。勿让警钟变成丧钟。

2003年淘宝成立数月后,“风清扬”的缔造者金庸造访淘宝,写了“宁可淘不到宝,也不能丢诚信”,被贴在公司办公室。12年过去,阿里巴巴规模巨大、利益相关者众多、创业者已成超级富豪之际,马云是该真正补吃诚信这一个苦口良药了?

(作者严学锋系大公财经特约评论员,财经作家,现供职《董事会》杂志。主要研究公司治理、国企改革。采访了大量公司高管,发表作品数百篇。)

深蓝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热门资讯
财经风向标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