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一扫七年郁闷,与去年末那一波牛市有什么不一样?
综合腾讯证券、新浪财经
上证综指周二突破3478点,收盘收于3500点上方,盘中创2008年6月以来新高,两市成交额破万亿。
与万亿成交量相比,更重要的信息是3478点被强势突破。2009年沪指创下3478点大顶之后,迎来六年熊市,市场人士评价,“今天刷新3478点的重要意义之一是主板彻底扭转了六年颓势”。
过去12个月内上证综指的涨幅达到72%:
【第二波牛市基因变异】
与去年年末那一波牛市类似,今日盘后再度传来“放水”解读,有消息指出,“今日到期350亿MLF,不仅续作,且增量到4500-5000亿,如此一来证监会突击检查的负面作用被盖过,沪指可冲8000点”。
尽管消息尚未被证实,但两会后连续两日大涨,再度引发投资者的牛市预期,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表示,市场完全可以用4个字短评:新高、更高。其认为,大盘经过近两个月的调整,已经具备了发动新一轮反攻的机会,近期市场处于多头格局,满足了牛市开启第二波的前提条件。
牛市第二季有何不同?
实际上,对于近两日市场表现,部分业内人士表示较预期提前,杜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杜先杰对腾讯证券表示,“此前业内普遍认为二季度行情不佳”。
而对比去年11月末的那一轮热闹的牛市,这一波牛市或许有点不一样。
与此前相比,这波牛市显然要平稳得多。第一波牛市时,大盘虽然涨势如虹,但在两融等放大因素下,市场走的波澜壮阔,完全是“猴市”节奏,在一波一波过山车行情的走势下,投资者着实被吓怕。
而随着管理层加大对股市的去杠杆化,股市春节之后走的比较平稳,虽然今日再度上演新高跳水行情,但波幅不过60来点。
从板块来看,本轮行情蓝筹股并不是主力,创业板打头阵,各个板块效应持续不过一天。
市场人士分析,如果说上一波行情是大盘蓝筹股引领的“指数牛”,那么本轮行情就是“中小创”突围的“结构牛”,以互联网+、传媒、电子为代表的成长股迅速成为香饽饽,成长股真正的站在了风口,同时,积极改革转型的、拥抱新经济的传统行业公司也受到了热捧。
“去年那轮可能是资产配置驱动的行情,以大蓝筹为主,是一场低市盈率和低市净率的蓝筹股带动起来的牛市;而这一轮行情蓝筹股也依然会往上,但最重要还是成长股,成长股会获得非常好收益率,而且超过蓝筹股。”杜先杰表示。
牛市第二季谁是导演?
为何会有不同?
回顾来看,去年年末波澜壮阔的行情更多原因来自于央行放水,当全球股市呈现出“你追我赶”的膨胀势态后,于是全球央行的货币大宽松一季接一季的上演,并开始争相放水,中国当然也不例外,于是在一系列如降息降准的政策下,疯牛行情就出现了。
但本轮行情,意义非同一般。春节后,管理层对股市的态度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两会期间,各位大佬更是多次释放利好信号,而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其实不乏涉及到资本市场的关键信号,如保持我国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发展;如支持企业走出去,推进资本市场开放;如出台存款保险条例,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等等,这是股市的强心剂。
而此前两会期间高层的表态也显示出了对股市的重视,两会期间,央行行长周小川公开表示,资金进入股市与支持实体经济不矛盾。与此同时,他也肯定了深港通的功能,此举也为深港通的推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民生证券曾经点评称,在股市杠杆运行平稳的前提下,股市再次向上不会引发监管出手打压,慢牛是有利于政策层决策。
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之前也表示,这轮股市的上涨是对改革开放红利预期的反映,是各项利好政策的叠加结果,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3500点后 下一站在哪儿?
今日沪深两市站上3500点,成交破万亿大关,引发了资本市场的热议,有券商甚至预言大盘今年将突破4000点。
华泰证券策略研究部总监徐彪认为,从稳增长的高度去看待中国股市,新一轮上涨的条件已经全部具备,“3月份开始,杠杆牛市将踏上新征程。3478关口很快会被踩在脚下,4000点才是2015年真正需要攻克的关口”。
中证投资展望后市时表示,本周还有十余只股票即将解冻,这意味打新资金回流的大戏还将继续上演,周一的市场走势仅仅是本轮“牛情”爆发的第一步,预计本周都将保持亢奋上涨态势,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把握此次上涨行情。
中金王汉锋:今天是A股值得纪念的一天
中金公司分析师王汉锋发表策略报告称:今天是A股值得纪念的一天因为:1) 上证指数终于突破在2009年8月4日创下的盘中高点,收盘在3502.9点的近六年高位;2) 更值得纪念的是,反应全市场的指数(如WIND全A指数),也在今日突破了2007/2008年时的历史性高点(4189.8),达到了A股市场设立以来的高点4209.01点(除了上证指数外,其他指数的历史一般没那么长)。
以下为策略报告全文:
今天是A股值得纪念的一天。
继昨日市场大涨之后,今天两市在震荡中继续高歌猛进,两市成交1.1万亿,成交创出自去年12月9日以来的成交新高。
今天是A股值得纪念的一天,因为:
1) 上证指数终于突破在2009年8月4日创下的盘中高点,收盘在3502.9点的近六年高位;
2) 更值得纪念的是,反应全市场的指数(如WIND全A指数),也在今日突破了2007/2008年时的历史性高点(4189.8),达到了A股市场设立以来的高点4209.01点(除了上证指数外,其他指数的历史一般没那么长)。
指数创新高并无什么奇怪,但与流行的对中国悲观的观点形成强烈对比。在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上较大的经济体的代表指数早已突破2007年高点达到历史新高的情况下,A股突破2007年的高点达到历史新高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考虑到周围依然弥漫着对中国深深的悲观,这确实值得思考的事情。我们在一年前大约此时发表深度主题《中国的老经济与新经济》(2014年3月4日),认为中国的新老经济结构调整的特征值得重视,并认为老经济的向上拐点可能就在眼前,而中国市场正在接近类似美国1982年的牛熊长期拐点。时隔虽然只有一年,市场的心态和点位已经发生了几乎是“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在后续的研究中,将继续跟踪中国经济呈现的这种结构性的特征,来捕捉新老经济对应的机会。
短期资金蜂拥入市,市场波动加大,短期不可预测性加大。我在昨日的评论中指出,A股不能忽视的力量就是散户。近期散户资金再次呈现蜂拥入市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往往会呈现普涨、急涨或急跌、成交量放大的情况。昨天和今天的市场就具备这样的特征。这将使得市场的波动加大,短期不可预测性加大。从投资者情绪指标来看,目前投资者情绪已经处于亢奋状态,但要对比历史的区间还可以达到更亢奋的水平。综合来看,我们认为投资者一方面在享受短期资金入市带来普涨的同时,也得提防市场的波动性,注意把握分寸、保护已有战斗成果,“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从中期来看,我们在2015年年度展望中陈述的“股债双牛”的观点没有改变。
A股全市场指数已经突破2007/2008年的高点达到历史新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