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
快速评论

药价新政胎动 生物医药板块11只概念股价值解析

浏览: 2014-10-31 09:35:07
中国价格管制体系中的坚冰——药品价格,正在酝酿史上最大规模的改革。

王蔚佳

中国价格管制体系中的坚冰——药品价格,正在酝酿史上最大规模的改革。

《第一财经日报》昨日采访确认,国家发改委本周已向各省物价部门下发征求意见稿,讨论全面放开药品价格。在这份征求意见稿中,“部分放开医疗服务价格”、“年内首先放开基本药物价格”等以往的“敏感”说法,首次被明确提出。

本报同时获悉,甚至包括取消主管药品价格的发改委价格司医药价格处,也成为本周全国物价局长工作会议上的正式建议之一。

药价放开成共识

“这是建国以来对药品价格监管最明确的一次市场化表达,虽然还没有最终成文,但是放开的思路已经确定了,大家也基本达成了共识,必须要市场化。”昨日,有接触过征求意见稿的业内权威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这份已经下发至各省和部分企业的征求意见稿提出,2014年年底前,将最先放开血液制品、国家统一采购的预防免疫药品和避孕药具、一类精神和麻醉药品,以及专利药等四项药品价格。

事实上,因为安全性和社会影响等因素,血液制品、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和疫苗等,在药品监管中一直被列入安全监控等级最高的“特殊药品”,从生产经营到仓储物流等都较一般药品更为严格,是市场化最难的领域之一。此次竟最先入选价格放开序列,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对此,征求意见稿表示:“在放开的药品中,血液制品因随着市场发展,生产企业不断增加、竞争加剧,医保目录内已有可替代药品”、“一类精神和麻醉药品是实行严格的生产流通管理,定点生产,使用环节几乎不存在滥用情况,市场价格稳定,市场销量小”;而全国统一采购的预防免疫药品和避孕药具,主要是实行统一采购并免费提供给特定的人群使用,其价格可由财政与有关企业通过协商或招标的办法确定。

对于此前市场普遍呼吁的专利药价格市场化问题,该征求意见稿的表述为:“专利药属于创新药,上市时间短,市场销量小,放开价格有利于提高研发创新的积极性。”

根据《价格法》、《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现阶段中国对药品实行三种定价形式: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目录的药品及少数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其中,由财政购买免费向特定人群发放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目前约有100种,占已批准上市药品数量的0.8%;其他药品实行政府指导价,具体形式为最高零售限价,约2600种,占22%左右;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以外的药品,实行市场调节,由企业自主定价,占77%左右。

而政府定价和指导价格,实行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体制——在上述定价范围内,属于国家基本药物及国家医保目录中的处方药,垄断生产经营的药品,由国家发改委定价,约1900种;属于国家医保目录中的非处方药,及地方医保增补的药品,由各省(区、市)价格主管部门定价,约800种。

与此同时,对于药企最为关心的医保目录内品种的价格调整,发改委方面在上述全国物价局长工作会议上也明确称:“拟改由医保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医保支付标准,实际购销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具体工作方案2014年11月报国务院审批,2015年1月起实施。”

由于数量庞杂,且牵涉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的医保支付能力悬殊的问题,同一种医保药品的价格在不同地区的定价和随后的招标并不简单;而另一方面,由于属于国家付费、用量巨大且定价空间充足,对企业来说,进入医保是保证销量和打通市场的黄金选择,也历来是争夺最为激烈的领域。

“客观地说,这些年发改委对药价的思路基本是对的,但是因为价格问题从来不是单纯的价格问题,牵涉到招标采购的卫计委,医保结算的人社部,解决起来并不容易。”前述接触过征求意见稿的业内权威人士表示,“早在这次之前,他们(发改委)内部就已经多次讨论过价格放开的可能性。”

《第一财经日报》还在昨日拿到的征求意见稿中注意到,发改委方面在解释这一高度敏感的医保目录药品价格放开时强调:“我国医药生产、流通环节竞争充分,药品品种多、质量和成本差异大。在‘以药补医’体制没有根本转变的情况下,现行制定最高零售价的办法既不科学合理也不可能消除‘药价虚高’的问题。在全民医保体系已经建立,且招标采购制度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医保目录内的药品已具备放开价格的条件。”

药价处“存废”成疑

“除了药价的问题,全国物价局长工作会议上还有一个提议——取消价格司医药价格处,而且这个建议不是下面的局长们提出来的,是(发改)委里自己的领导提出来的。”昨日,有接近发改委方面的知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

截至今年10月,包括原司长曹长庆、副巡视员郭剑英、刚刚接任曹长庆任司长的刘振秋,以及两名副司长周望军和李才华等5名发改委价格司官员被先后带走调查。在这波震荡中,5名当事人都曾直接或间接管理过医药价格。

“权力本来就过于集中,加上这两年新医改后,基本药物目录等一系列政策又赋予了更广泛的定价权,包括药品的定价,能不能进医保,能不能进基本药物,哪些品种降价,哪些品种可以适当给予政策浮动的价格空间,要做的事情太多,权力也太大了。”前述接近发改委方面的知情人士认为。

但本报采访发现,更多的观点认为,即便医药价格处的“存废”已无悬念,但现今医药领域内面临的价格问题并不能因此就迎刃而解——归属卫计委管辖范围的药品招标采购,仍然是决定终端药品价格的关键一环,而这一环目前状况更为复杂。

“2006年轰动全国的齐二药事件和华源欣弗药害事件,其实就是企业为了省几分、几角钱——如果不把成本降到招标线以下,它的产品一瓶都卖不出去,但是招标线定得又已经完全背离了实际成本。”有相关企业负责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即便是到了现在,招标依然是几乎所有企业面临的最大门槛。

在每年“两会”医药代表委员的座谈会上,招标问题已经连续6年成为最核心的讨论议题。

江苏康缘药业(600557.SH)董事长萧伟就曾称:“国家定价,有些企业甚至按照10%扣、20%扣去招标,实际成本都比招标价格低,药品质量恐怕根本无从保证。”

陕西步长也退出了部分地区市场的招标,放弃了市场。“我们按照那个招标价格,根本不可能做出来,牌子砸不起。”步长集团总裁赵超说道。

市场的另一层担心来自价格放开后与社保支付限额政策的配套。

“如果付费方不支持,那价格放开没有办法落地,真正的价格市场化必须要和招标采购的市场化,以及支付改革的市场化结合,否则还是空中楼阁,所以大家现在还在观望。”前述接触过征求意见稿的业内权威人士告诉本报。

今年上半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推行的新政中包括解禁处方药网上销售,该举措被认为是从渠道上松动既有药品价格的尝试;而此前,江西在全国率先放开省管的全部601个非处方药品的价格,对原省管价格的非处方药,江西省价格主管部门不再制定最高零售价,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将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定价。

那么,价格放开后会不会出现价格普涨?采访中,企业和业内专家均表示,短期内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此前也表示,低价药品大多是生产企业众多、竞争比较激烈的药品,放开最高零售限价,市场实际交易价格不会出现普涨现象。

即便以国内创新企业和跨国药企为主的专利药价格可能会出现一定调高,但鉴于目前外企在国内竞争激烈,除非领域独占品种,跨国药企对这一调价也会采取试探性分阶段的策略,不会猛涨丢掉市场。

业内同时认为,市场化的定价方式,尊重专利药等创新药物的知识产权,毫无疑问将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摆脱低档次竞争,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药品质量提高和专利药物研发的本质上,长远有利于制药工业和整体市场秩序的发展和整肃。

生物医药板块11只概念股价值解析

个股点评:

华海药业:预计四季度主业仍将继续好转,看好制剂业务中长期发展前景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罗佳荣 日期:2014-10-16

投资要点:

三季度收入与净利润环比小幅增长,主营业务已经稳步恢复。1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8.1亿,增长6.5%,净利润2.0亿,下滑28.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1.9亿,下滑28.9%,EPS0.26元,略低于我们三季报前瞻中0.27元预期。三季度单季实现收入6.6亿,同比增长39.6%,环比增长4.6%;实现净利润7356万,同比增长19.6%,环比下滑3.7%,扣非后净利润7491万,同比增长64.5%,环比增长8.7%,EPS0.09元。2013年三季度公司原料药业务波动导致基数较低,收入、利润均实现同比快速增长,三季度环比二季度小幅增长,考虑三季度是公司原料药业务传统停产检修期,公司主营业务已经稳步恢复。

原料药业务收入同比基本持平,制剂业务收入增长约30%。14年前三季度原料药收入同比基本持平略下滑,较2014年中期有较大幅度改善,我们认为四季度原料药收入增速仍将有所提升。制剂出口与国内制剂收入均增长30%左右,其中拉莫三嗪收入同比小幅下降。

制剂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导致三项费用率提升6.4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表现一般。2014年前三季度公司三项费用率30.8%,提高6.4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率为19.0%,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主要是美国制剂文号报批力度加强,研发费用增长较快;营销费用率10.3%,提高4.2个百分点,主要是制剂收入占比提升,市场投入力度加大。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8元,同比下滑66.3%,主要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有所延长。

预计四季度主业仍将继续好转,制剂业务是中长线增长点。公司所在园区上半年限产、停产对公司原料药业务形成较大影响,我们认为,三季度公司生产逐步恢复正常,原料药业务已经有所好转,预计四季度主业仍将继续好转。拉莫三嗪的成功意味着华海规范市场制剂出口业务模式可行,随着更多有技术壁垒文号的不断获批,制剂出口业务值得期待。考虑原料药业务受园区影响较大,我们小幅下调14-16年每股收益预测至0.41元、0.51元、0.66元(原预测0.46元、0.58元、0.73元),同比增长-11%、26%、28%,对应预测市盈率分别为34倍、27倍、21倍,维持买入评级

科伦药业:经营稳健,非输液维持高增长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晓锋 日期:2014-08-28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2014年半年报,上半年收入同比增24.7%至39.67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54%至5.09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38.35%至6.34亿元,EPS为1.12元,同比增长0.9%。其中2014Q2实现收入20.27亿元,同比增17.85%,归母净利润3.09亿元,同比下降5.79%。公司公告1-9月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变动区间为0-20%。

报告摘要:

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净利润同比变动不大。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39.67亿元,同比增长24.70%,实现了较快增长。其中,基础输液、营养输液和治疗性输液分别实现收入23.5亿、2.45亿和5.34亿,同比分别增长21.05%、8.55%和6.07%。尽管多数省份招标晚于预期,但由于gmp 认证造成短期供不应求,公司基础输液上半年实现了较快增长,预计下半年增速有所回落。非输液产品实现收入8.22亿元,同比增长63.88%,主要原因是硫氰酸红霉素产品实现销售,我们估计上半年销售额在1.3亿左右。公司非输液产品已经连续5年保持高速增,我们预计下半年高增长势头有望继续保持。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47%至5.37亿元。收入快速增长而净利润变动不大的主要原因是1)融资净额同比增加致使财务费用同比增长40%;2)塑瓶终端竞争加剧,塑瓶产品毛利率下降;3)伊犁川宁项目仍处于亏损状态。上述因素短期实现根本性改变难度较大,预计公司净利润水平会维持平稳增长。

利率同比下降3.03%,期间费用率保持稳定,净利率下降3.37%。公司输液产品毛利率保持平稳,同比增加0.7%。非输液部分由于硫红毛利率相对较低,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12.64%,导致公司毛利率下降3.03%。尽管市场开发费、职工薪酬和利息支出等同比增幅较大, 但报告期内期间费用率维持在26.6%左右。公司销售净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7.02%下降到14年的13.65%,下降了3.37%。

围绕既定战略,三大业务板块稳步推进。大输液方面,公司强调持续的产业升级和品种结构调整,报告期内黑龙江科伦等5家子公司获得了可立袋或PP 袋输液的注册批准,为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提升公司产品终端竞争力。抗生素中间体方面,14年4月一期的硫红项目顺利投产,上半年实现销售。二期的头孢类中间体工程生产车间主体封顶,预计年底投产。创新药方面,公司拥有在研项目209个,14年新增55个。目前已经申报16项,3项具有首仿的机会。此外,在现有3大研发基地的基础上,公司拟在美国设立研发中心,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实力和竞争力。总体来看,公司围绕既定战略,3大业务领域稳步推进,不乏亮点,将为公司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有助于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和评级。预计公司2014~2016年EPS为1.59、1.95和2.35元,对应PE17X、14X和12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招标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硫氰酸红霉素价格下降风险。

天士力:交银国际香港路演纪要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交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研究员:孙凤强,刘一贺 日期:2014-10-23

沪港通在即,A股医药行业龙头将备受海外机构投资者的关注。我们邀请了中药现代化龙头企业天士力的投资者关系负责人王麒先生来香港与海外机构投资者进行了交流。

天士力是一个中药现代化的龙头企业。公司成立於1994年,总部在天津,在管理、生产、研发、销售各方面都是国内竞争力最强的中药现代化企业,沪港通开通在即,我们将其列为我们的A股医药行业首选。

完善的金字塔产品体系。第一梯队是复方丹参滴丸,占制药业务销售额一半;第二梯队包括养血清脑颗粒(2013年销售额约RMB5.7亿)、芪参益气滴丸(2013年销售额约RMB3亿元),治疗非酒精脂肪肝的水佳林(2013年销售约RMB2.3亿),中药注射剂益气复脉(2013年销售额RMB3亿)等;第三梯队是包括治疗脑胶质瘤的替莫唑胺,中药注射剂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和生物制药普佑克等。公司注重研发,不断推出新产品,丰富产品组合,增强动力足。

完善的行销网路有约5,000人构成,其中一半是医院市场的医药代表,进行学术行销;还有一半覆盖基层市场和OTC市场。公司实现了三级医院的全面覆盖。二级医院覆盖率可达60%。管理构架:全国九个大区,29个省市区域,再往下就是上千个办事处,最後一层是各个办事处下面的医药行销代表。

复方丹参滴丸美国三期临床试验进展顺利。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在2006年启动了美国临床试验,专案负责人孙鹤博士曾在美国FDA工作13年,经验丰富。二期临床共招募了126个临床病例,耗时三年。结果对於临床学和统计学的双重显着的意义,对於辅助指标具有临床显着明显的意义,没有一例有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明显优於化学药。基於二期临床试验,美国FDA给予了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在开始临床三期之前的特许临床方案制定许可。天士力在2012年启动了三期整体方案的临床设计和研究,目前在全球9个国家127个临床中心都在稳步地进行当中。

医药商业板块:销售额约占公司总收入的一半,毛利率约为3-5%,大幅低於制药板块73-75%的毛利率。商业板块的业务模式与国药控股(1099.HK)类似,此板块不是天士力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但也暂时不会考虑出售。

控股公司的其它业务:1)长白山矿泉水、2)云南普洱茶、3)贵州国台酒业及4)与湖南湘雅医院共建的湖南湘雅康复医院等。

白云山:王老吉大健康利润快速增长,医药制造收入小幅下滑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益凌 日期:2014-09-02

投资要点:

上半年收入增长10%,净利润增长15%:2014上半年合并营收100.20亿元增长10.45%,净利润6.74亿元增长14.72%,EPS=0.52元,略低于中报前瞻0.55元预期。其中14Q2单季收入53.45亿元、净利润3.56亿元,均创广药白云山合并重组完成后的单季新高,同比增长分别为12.56%、9.52%。

医药制造收入小幅下滑,医药贸易业务快速增长:“大南药”板块上半年合并营业收入约59亿元,同比增长约7%。分业务看:(1)医药制造:预计上半年中成药、化学药收入合计约35.7亿元,同比下滑约6%,毛利率约38.8%下滑约1.7pp.2014上半年医药行业增速略有放缓,公司继续加强下属中药子公司和化学药业务的内部整合,阶段性影响收入增长。我们认为,低价药目录将给白云山下属复方丹参片、板蓝根、消渴丸等优质低价品种带来OTC市场的新机会。(2)医药贸易:上半年收入23.45亿元增长34.56%,毛利率7.27%;主要因公司加强集中采购平台的整合,采芝林、进出口的业务规模快速增长。

(3)医药合资公司:广州医药、白云山和黄、诺诚生物等合资公司净利润保持平稳增长,上半年贡献投资收益小计1.05亿元,同比增长约11%。(4)西地那非仿制药:枸橼酸西地那非原料药及片剂(商品名:金戈)两项生产批件均已处于“审批完毕-待制证”状态,我们预计近期有望获批;首仿上市后“金戈”借助白云山品牌和成熟的OTC渠道、终端,有望实现快速放量。

毛利率提升助推王老吉大健康利润快速增长:“大健康”板块分平台看:(1)王老吉大健康:预计上半年收入约40.2亿元,同比增长16%,延续一季度稳定增长态势;随着工艺改善、效率提升,预计上半年毛利率约48.5%,同比提升约4.5pp。公司继续保持较高的营销宣传和费用投入力度,因毛利率提升幅度超过期间费用率影响,上半年贡献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56%,净利率达到5.1%。(2)王老吉药业:上半年收入14.04亿元,同比小幅下滑5.5%,预计毛利率约47%,同比提升约1pp;因绿盒营销资源投入力度较大,上半年净利润3735万元,同比下滑50%,净利率跌至2.7%。我们预计2014年王老吉将继续保持较高的营销投入,大健康毛利率提升助推净利润快速增长。

期间费用率小幅下降,经营性现金流保持稳定:上半年合并毛利率35.6%,同比基本持平。销售费用同比增长8.9%、管理费用同比增长0.85%,略低于收入增速,带动两项费用率下降。上半年合并经营现金流11.67亿元,同比下滑15%;应收账款周转21天、存货周转66天,同比、环比均有小幅改善。

小幅下调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因医药制造业收入略低于预期,我们小幅下调2014-2016年EPS=0.98/1.19/1.39元(原为1.00/1.23/1.45元),同比增长29%、21%、17%,对应预测市盈率27、23、19倍。2014年王老吉增长超预期、西地那非仿制药获批有望成为股价催化剂,维持“增持”评级。

双鹭药业2014年3季报点评:贝科能度过生产调整期,环比增速提升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丁丹,胡博新 日期:2014-10-24

收入增速环比提升,维持增持评级。公司1-3季度收入9亿,同比增长8.2%,归母净利润5.3亿,同比增长20.5%,符合预期,扣非增长17.9%。受贝科能恢复生产带动,公司3季度收入增长8.8%(母公司增长5.2%),相较2季度增速-4.8%(母公司增速-6.6%)有明显改善,预计4季度增速将进一步提升。维持2014~2016年EPS1.60、1.96、2.35元预测,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53元,对应2015PE27X.

8月份贝科能恢复正常生产,4季度增速有望提升。预计1-3季度贝科能收入增长约5%,与2季度收入同比下滑相比,3季度单季同比略有增长,由于7月份贝科能基本处于停产状态,8月恢复生产,预计4季度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贝科能度过生产调整期,增速逐步恢复,将带动公司增速提升。

二线品种保持平稳增长。1-3季度公司主要生物制剂立生素、白介素-2、白介素-11、扶济复均保持20%以上增速,化药制剂保持平稳,三氧化二砷受八大处基地停产影响,下降近50%。预计全年二线品种整体可以保持20%左右的增长。

子公司逐步扭亏,产品线渐趋丰富。公司加拿大子公司2013年亏损3670万,2014年有望实现盈亏平衡,盈利能力提升。公司重点新药达沙替尼预计2015年上半年取得生产批件,来那度胺已经完成临床研究,正在申报生产,获批后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线。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影响贝科能增速;新产品上市进度可能不达预期。

恒瑞医药:阿帕替尼获批在即,迎来产品收获期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丁丹,胡博新 日期:2014-10-22

投资要点:

阿帕替尼即将获批,维持增持评级。公司历经多年研发的重磅1.1 类新药阿帕替尼目前已进入注册审批流程的待制证环节,预计1 个月左右完成制证和发件流程后, 公司将正式收到生产批文。维持2014-2016EPS0.97、1.17、1.45 元,维持增持评级,鉴于阿帕替尼获批在即,上调目标价至45 元(2015 年38X PE).

十年磨一剑的重磅品种,意义重大。本次阿帕替尼即将获批的是胃癌适应症,而肝癌适应症也已进入III 期临床,公司肿瘤产品线将得以进一步充实,预计胃癌适应症潜在市场规模超过10 亿元,产品获批上市销售后,如能顺利赶上新一轮招标,则有望加快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此外作为公司创新研发的第一个小分子靶向药物,阿帕替尼获批所传递的意义重大,其表明公司一贯坚守的研发策略是成功的,并将再次强化市场对公司将陆续收获更多重磅品种的预期。

后续新品种梯队丰富,即将迎来产品收获期。除本次即将获批的阿帕替尼胃癌适应症,公司后续品种梯队也非常丰富。①长效G-CSF(19k)已申报生产,有望2015 年上半年获批,其潜在市场规模超过15 亿元;③阿帕替尼(肝癌)、法米替尼、瑞格列汀、达托霉素、卡泊芬净、磺达肝癸等研发进展顺利,预计也将在未来逐步获批上市,公司将迎来产品收获期。

风险提示:招标降价风险;新产品获批进度可能不达预期

上海医药:经营趋势向好,工商业积极拓展新领域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鸣,徐佳熹,项军 日期:2014-10-16

投资要点

近日,我们调研了上海医药,与公司管理层就行业发展态势、企业运营规划等进行了交流。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国内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行业地位稳固,旗下不乏具有潜力的医药工业品种,营销改革之下有望逐步释放增长潜力,其医药商业在行业龙头市占率提升、医药改革的过程中也将受益,未来在外延拓张方面的发展也值得期待。

工业增速持续回升,医药商业平稳增长:上半年公司工业业务实现销售收入56.87 亿元,同比增长3.27%,环比有所回升,重点产品中毛利率较高的如第一生化、中西三维的产品销售增长较好。公司营销中心成立以来,营销一部的重点产品上半年增长接近10%,平台公司(即以中西三维为班底成立的药品销售公司)上半年的增长为23%。公司的营销二部重点产品上半年的增长接近11%。整体上,尽管工业业务的增长速度一般,但得益于产品结构的调整,工业业务整体利润的增长超过了销售收入的增长。目前,影响部分重点产品增长的因素已经逐步消除,以培菲康为例,上半年由于车间改造销售收入低于此前预期为1.31 亿元。该产品5 月份车间改造基本完成,7 月份生产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下半年的情况要明显好于上半年。此外,新亚药业也开始纳入营销二部的管理范围等,因此整体上我们认为公司工业业务增速减缓是阶段性的,随着一些阶段性因素的消失或改善,公司工业业务经营会重新恢复稳定增长。医药商业方面,公司当期医药分销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85.09 亿元,同比增长15.17%。公司上半年对北上广浙江通过品种调整提升了区域的市场占有率,同时通过加大纯销、控制返利等措施调节毛利率,通过包括精益六西格玛等内部管理控制费用情况。总体来说,我们认为随着管理机制的逐步完善,公司工业和商业增长都处在稳步提升的趋势中,未来仍有改善空间。

营销改革合资补偿外延并表,下半年经营趋势向好:公司自2013 年启动集团营销模式改革,着力打造终端自营、精细化代理和OTC 三个销售模块,目前三个营销分部人员已经到位。其中,营销一部主要以中西三维销售人员为班底组建,销售公司已经更名为上海医药药品销售有限公司,目前人员规模已经超过500 人,围绕精神、麻醉、风湿、心血管4 个领域打造队伍,未来还将进一步打造肿瘤条线的队伍。营销二部以信宜为班底,实行精细化招商模式,三部OTC 板块人员已经到位,分部领导具有丰富的OTC 产品营销经验,未来将逐步改善公司OTC 品种的销售情况。目前,营销一部目前有23 个重点品种在此分部销售,其中羟氯喹、银杏酮酯、阿立哌唑、度洛西汀、阿曲库铵、丹参酮2A 等产品都将保持快速增长。营销二部有34 个重点品种在此分部销售,其中环磷腺苷钙、瓜蒌皮、尪痹片等品种增速较为突出。营销三部的副总已经上任,其在OTC 领域有丰富的营销经验,未来有望提升公司相关产品的销售。实际上,公司的营销改革已经初见成效,上半年的表观业绩收到了合资公司的部分拖累,其中施贵宝受到糖尿病业务转移的影响出现了亏损,罗氏的盈利增速也由于管理层变化的原因出现了下降。但展望下半年,由于施贵宝对公司有盈利保障的相关承诺,因此半年度的亏损在全年会得到扭转,因此表观上合资公司下半年的整体情况趋好。在内生性之外,公司在上半年也进行了8 起并购,其中山东上药上半年只并表了2 个月,上药科园的相关并购由于为6 月底完成因此并没有体现在利润表中,而在下半年会有所体现。从整体收入规模来看,新增并表的企业其去年全年的收入规模约为60 亿元,会对公司下半年的经营业绩造成一定利好。整体来看,在营销改革稳步推进、合资公司利润补偿、收购标的并表以及上半年不利因素逐步消除等影响下,公司下半年的经营情况趋势向好。

工商业积极拓展新领域,外延并购持续推进:工业方面,针对目前推行中的低价药政策,公司在积极应对,经统计有300 个品种进入了低价药目录,其中210 个化学药、90 个中药,其中10 个为独家品种。公司已经专门成立相关部门梳理和制定未来的营销策略,据测算以现在的销量为基础,产品售价全部提升至限价标准,能够产生两千余万的销售额提升,但该类品种未来的销售放量还取决于各地对已低价药政策的执行情况。医药商业方面,公司也在积极推进新的业务模式,上半年高端药品直送业务(DTP)、疫苗和高值耗材继续快速拓展,实现销售收入22.74 亿元,同比增长41.46%。其中,公司去年开始通过医院供应链的项目(即承包整家医院的供应链)发展了高值及低值耗材业务;公司积极参与了药房托管等改革进程,目前已经托管医院药房60 家;积极探索医药电商业务,未来也有望凭借线下的资源优势提高网上售药的盈利能力。内生性增长之外,公司也在积极地寻求外延拓展的机会,商业层面拓展新的区域发展空间,工业层面补足现有产品线(并不局限于化学药领域的并购,如有其他领域的好产品也会考虑)。在并购能力方面,公司现有的资金充裕,再加上目前公司总资产体量之下的资产负债率也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因此完全能够支撑大体量的并购 .

盈利预测: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国内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行业地位稳固,旗下不乏具有潜力的医药工业品种,营销改革之下有望逐步释放增长潜力,其医药商业在行业龙头市占率提升、医药改革的过程中也将受益,未来在外延拓张方面的发展也值得期待。暂不考虑外延式扩张的情况下,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6 年EPS 分别为0.93、1.05、1.20 元,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6、14 和13 倍,公司目前的估值较低,下半年经营有望向好,维持对其的“增持”评级,建议积极关注。

风险提示:外延式扩张慢于预期,激励改革低于预期。

东诚药业:业绩符合预期,未来看点在于向下游制剂等领域的延展性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宋凯 日期:2014-08-20

公司业绩拐点已经确立。2014年第一季度,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2439万,达到了公司近7个季度的利润次高点,同比增长12.4%,上半年扣非净利润5467万,同比增长公司18.31%,业绩拐点非常明确。

目前公司制剂与原料的利润比大约1:4,公司目标力争15年底制剂与原料药利润比达到1:1。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将逐步摆脱对原料药业务的依赖,通过外延式并购和内生性发展快速进入制剂领域,外延式发展是公司未来重要看点之一。

结论:公司业绩已经进入拐点期。低分子肝素制剂等的获批和外延式扩张提升公司估值预期。我们预计2014-2015年EPS为0.66元、0.91元,对应PE为30、22X。维持公司“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28

千红制药终端草根调研报告:专注“甜蜜”事业,做大品种规模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孙金钜,王永辉 日期:2014-10-23

维持“增持”评级,上调目标价到33.7元。我们认为千红有望通过内生和外延双轮驱动实现产品梯队的不断完善。从上海、北京两地草根调研(医院&销售)的情况看,胰激肽原酶进入《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后,医生对怡开的认知度在提升,千红也在抓住机遇加大怡开的学术推广力度和营销队伍建设。预计公司2014-2016年净利润分别为2.47亿、3.32亿(上调1.5%)、4.56亿元(上调2.0%),对应EPS为0.77元/1.04元/1.42元。维持“增持”评级,上调目标价到33.7元。

千红拳头产品怡开市场认知度得到较大提升。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较高,但我国糖尿病患者知晓率、就治率和达标率仍然很低。根据我们模型估计,用于糖尿病并发症治疗的微循环改善剂胰激肽原酶,其潜在市场规模将近百亿。胰激肽原酶(怡开为代表)在8月进入《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以来,一些基层医疗单位对怡开的认知度提升不少。相比原先指南中的微循环改善剂,怡开有安全性和价格上的明显优势,糖尿病患者的经济承受力和继续使用度也会更高。

以进入《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为契机,公司将加大怡开的学术推广力度和营销队伍建设。以胰激肽原酶进入糖尿病防治指南为契机,千红制药也在加大对怡开片/针剂的宣传推广力度。我们估计一方面公司会进一步做好怡开的学术推广工作,不断提高怡开产品的临床知晓率和品牌认知度;另一方面,公司销售队伍也会快速扩张,覆盖原先空白区域(如湖南、湖北、珠三角等),对市场营销人员的考核激励机制也会更加市场化。

催化剂:民营医院项目取得进展、建立在充足资金之上的外延收购。

核心风险:新品开发进度和销售低于预期。

中源协和:收购执诚生物,迈入诊断试剂领域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徐呈健 日期:2014-05-26

事件:

今日中源协和发布公告,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上海执诚生物100%股份,此次收购交易价格为8亿元。通过本次业务整合,中源协和将进入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点评:

中原协和进入体外诊断领域:此次公司收购的执诚生物是国内生化诊断试剂行业主要企业之一,在自产产品以免疫诊断试剂为主,涵盖心肌梗死、肝功、血脂、肾功、糖代谢等9大类,可匹配各类生化分析仪。在代理产品方面,公司是英国朗道公司中国大陆地区一级代理商,2010年至2012年全球三大白金代理商之一。公司平均年复合增长率基本稳定在20%至30%之间,根据对赌协议,上海执诚生物承诺2014、2015和2016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223.51万元、6483.56万元和8325.19万元,相对收购价格8亿元的估值远低于目前沪深两市同类诊断试剂企业,我们认为收购价格较为合理。

纽克生物在研POCT产品附加值高:执诚生物子公司纽克生物主要从事POCT相关产品的开发,试剂产品大多处于研发阶段,有望在几年内形成规模产销。目前国内临床上附加值较高的POCT产品应用较少,免疫诊断总体尚处于从基础方法学向附加值更高的先进方法学过渡时期;另一方面我国仍普遍应用大型生物分析仪器进行检测,床旁便捷检测产品较少。纽克生物在研产品技术含量高于目前市场主流产品,为公司增添了较强产品储备,有望作为行业龙头带领产业升级,但需求放量需要一定时间。 生化试剂行业增速稳定、景气度高:执诚生物的DENUO品牌产品线包括70种生化诊断试剂、2种免疫诊断试剂和“纽克快诊”等产品。由于未来医院医保控费压力以及部分地区双控双降、按病种收费等政策因素,生化免疫试剂作为疾病初筛方式性价比高,未来随着诊疗人次增长生化试剂将稳步增长,预计行业能够保持10%-15%年均增速。 盈利预测及公司评级:目前国内市场对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已经形成了高度认同,科华生物利德曼等、新华医疗等企业都获得了行业内较高水平的估值。我们认为公司是干细胞行业先行者,收购后利于公司生物制品产业链的整合,收购价格合理,估值较低,收购将为公司带来增长及稳定现金流,利好公司未来业绩。不考虑收购,我们预测公司14-16年EPS分别为0.02、0.03、0.04元。对应前一交易日收盘价PE分别为879、733、597倍,相对估值高,但考虑到成功收购后14-16年EPS有望分别提升至0.18、0.20、0.23元,以及诊断试剂行业的高景气度,我们首次覆盖并给予“审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应注意公司干细胞主业长时间位于成长初期盈利能力低的风险,以及并购后整合的风险。

达安基因调研简报:分子诊断龙头,想象空间较大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东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黄黎明 日期:2014-09-16

传统分子诊断业务平稳增长,基因(二代)测序申报还要等待。收入主要来源三块:试剂、仪器和独立实验室,上半年收入4.91亿,三块分别为2.19亿(+24.7%)、1.23亿(+30%)和1.43亿(+32.24%),都比较快。

试剂主要是PCR,占试剂70%,(临床PCR市场规模在七八个亿),公司规模最大,增速约20%;其它主要是免疫,增速约40%。

近几年,公司所处的IVD行业发展速度是保持在15%左右,其中免疫诊断增速在20%左右,分子诊断增速则更快一些。分子诊断市场规模大(二代测序),单个品种可能就30-40亿,对传统诊断是颠覆的,目前二代成熟的临床的只是唐氏筛查。

但是,二代基因测序国家要求不明确,评审标准也没有,目前是探索性的。报证流程比较复杂,分别有设备报证、试剂报证、软件报证,公司正在竭力跟进此项工作,时间不确定。公司目前基因二代测序只做一些科研服务,基本没收入,需要先拿到证书再跟医院谈,预计市场规模可能会比较大,但盈利水平可能不高,跟PCR一样。

仪器的客户主要是全国的二甲和三甲医院,其中广东市场占有率约20%。公司产生销售业绩的仪器大部分是来自于代理,代理仪器销售额约占总销售额的80%,自主研发的仪器约占总销售额的20%。

独立实验室快速增长,将探索新模式。行业增速是十分可观的,每年保持30%以上的增速。上半年,公司独立实验室的增速保持在38%左右,盈利改善,预计未来几年公司增速能维持在行业平均水平,但盈利不要期望太高,金域去年15亿收入,只赚2000-3000万。

公司目前有8个独立实验室,未来不再增加新的,注重完善现有运营系统来提高质量和效益(其实新设独立实验室的政策与技术壁垒已不存在,现阶段主要考虑的是医学独立实验室要有自己独特的盈利模式,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公司独立实验室未来扩张可能会探索新模式,轻资产运作。目前,公司独立实验室的客户主要是二级以下医院(占90%,三甲一般自己做),未来公司将加强与大型三甲医院的合作,提升独立实验室的发展空间;同时,达安基因本身可以产品、服务组合销售,提高边际收入和毛利率。

中大医疗资源整合还在探索。达安基因背靠大股东中山大学和中大医院平台,给市场较多遐想。中大有8家直属医院均大于达安基因,附属医院更多(没有产权关系),中大医院投资管理集团主要是顶层设计的管理平台,未来可能设有医院管理平台、资本平台、服务平台等模块,但具体的规划还要慢慢探索;中大投资集团属于央企,教育部和财政部,也受国家政策影响。

投资建议。不考虑二代基因测序业务的进展,预计公司传统业务(传统分子诊断及独立实验室)贡献的业绩增速在20%附近,2014-2016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29 元、0.36 元和0.43 元。

未来是个体化诊疗的时代,以分子诊断特别是基因检测(诊断)以及干细胞(治疗)为主的领域将是主要趋势,技术的突破将带来行业革命性的变化。达安基因是一个技术平台型公司,产业链完善,也是分子诊断的龙头企业,是投资未来基因检测时代的重要标的。尽管目前估值较高,但首次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及推广失败。

【综合一财、中国证券网】

深蓝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推荐用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